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华人>>华人资讯>> 正文

两代人育儿观念冲突 引发澳洲华人家庭大战【2】

2014-09-09 10:36:17|来源:中国新闻网|字号:

五大类型(外)祖父母逐个看

接受记者采访的这些妈妈们,大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达想法,但是也许站在老人的立场上,故事又将是另外一个版本。在中国的传统观念和80后多为独生子女的双重原因下,(外)祖父母在孙辈成长中所担任的角色,和家庭分工对家庭带来的影响需要重视。

根据专家的分析,大致来说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正规型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

这类型的老人非常有兴趣参与(外)孙子女的活动,但并不介入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将父母的职权和角色留给子女,只是在有需要的时候会照顾孩子,提供帮助。在记者的采访中,大多数的家庭是非常欢迎这一类型的老人,认为非常理想。

二是寻趣型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

这类型的老人与(外)孙子女之间是一种随意、游戏式的交往,喜欢与孩子玩笑嘻闹,且视(外)祖父母的角色是一种休闲性的活动。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些家庭反映此类老人并不多见。

三是替代父母型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

此类型的老人在儿女工作时承担主要照顾孩子的职责,更甚者是取代了父母的角色。

这一类型在华人社区中颇为多见。华人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实属不易,更不愿在生儿育女后轻易放弃自己的工作或者辛苦打拼出的天空。

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小孩年幼时,有老人帮忙照看无疑是解决方法之一。更甚者有新移民将孩子送回国内,由家中老人全职担任“父母”的角色,但也因此产生种种社会问题。

四是家庭智库型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

这类型的老人比较有权威,通常是因为有技艺与能力,或者由其社会、经济地位和较多的资源所形成。

孙子及父母都服从年长的权威人物。老人在家庭事务中具有主导权和决策能力,即便是成年子女仍会遵从他们的意愿和决定。

一些华人家庭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在处理育儿代沟时,从属于经济能力的话语权不能忽视。父母与子女在经济上不构成相互依赖关系时,矛盾并不会过度尖锐。

但如果形成过度依赖的关系,对于新移民家庭而言,不管是育儿也好、其它家庭事务也好,话语权自然会发生倾斜。虽然令人难以接受,但也是一种现实。

五是疏远型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

这类型的老人与(外)孙子女的互动较少,更多地是关注自身的生活状况。他们通常与(外)孙子女们很少接触,也许在生日和节日时才相聚。有时居住相距太远也会产生疏远型(外)祖父母型态。这种类型老人在华人社区中也有出现。

(责编:吕文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妈妈 父母 张女士 夹心人 育儿经验 家庭战争 家庭冲突 华人华侨 华人家庭 赵女士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一汽反腐风暴或牵涉周永康家属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上海篇(高清)

中国周边潜艇实力扫描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