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31 18:32:00|来源:海外网|字号:
人民日报海外网总经理、总编辑姚小敏(左三)在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海外网总经理、总编辑姚小敏(左二)和罗马尼亚《欧洲时报》社长高进(左一)相互交流。(海外网记者刘姝麟摄)
海外网8月31日乌鲁木齐电 主题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媒体的责任和机遇”的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媒体论坛8月31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亚欧国家十家主流媒体的代表齐聚论坛,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加强交流与合作,强化责任担当,共同塑造并维护亚欧地区及各自国家良好形象。
人民日报海外网总经理、总编辑姚小敏在会上作了题为《新丝路格局下媒体的使命和机遇》的主题发言,全文摘录如下:
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在这个论坛上与来自亚欧国家的媒体同行交流。
我的发言题目是:新丝路格局下媒体的使命和机遇。
新背景
亚欧博览会今年是第四届,每届都举办新闻部长论坛或媒体论坛。今年的媒体论坛有个特殊背景,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正好一周年。
去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四国,并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重新点亮了这条千年古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沿途国家的积极响应。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过去一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沟通和协调。俄罗斯、蒙古和中亚、南亚、西亚等地数十个国家领导人明确表示,支持这一倡议。
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和企业发展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中国政府正加紧制定“一路一带”规划,与之相关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投入,企业、银行、智库、新闻机构和普通民众表现出巨大的热情。
自从中国提出这一计划以来,已经得到了中亚、西亚、中东欧、西欧各国不同程度的积极响应和配合。
“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带来的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一体化和全面复兴。
这是中国经济21世纪对全世界的贡献。
这是“中国梦”,更是“世界梦”、“人类梦”。
新使命
今天,来自亚欧国家的数十家媒体相聚在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新疆,探讨亚欧国家媒体的合作与交流,意义非同寻常。
媒体是一个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元。新丝路的建设和发展,必将重塑世界经济格局乃至政治格局。亚欧国家媒体尤其是华文媒体身处这一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我们不仅要做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更要做这一历史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传播共建丝路新理念。
不久前,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上,人民日报社长杨振武发表演讲时表示,讲好丝绸之路新故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媒体要发挥好窗口、桥梁、纽带三方面的作用。讲得非常好,阐述得深刻、到位。
媒体要发挥增进各国相互了解的窗口作用,客观报道丝绸之路沿途各国的真实状况。媒体是真实的记录者,应该秉承客观理性的态度,最真实最客观最生动地报道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及主要城市的发展,促进沿途各国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推进这一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媒体要发挥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桥梁作用,有效推动丝绸之路沿途各国的团结合作。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突出的全球性问题,沿途各国都面临着改革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携手合作,同舟共济。作为媒体,要充分发挥促进沟通的桥梁作用,搭建沿途各国之间的团结之桥、合作之桥,促进沿途各国全面加强务实合作,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努力促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利益共同体。
媒体要发挥推进各国友好往来的纽带作用,培育丝绸之路沿途各国人民的友谊之花。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如果说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推动了发展道路之间的互联互通,媒体交流促进的就是彼此心路之间的互联互通。媒体应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优势和独特魅力,进一步发掘古代丝绸之路深厚文明和文化底蕴,推动沿途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努力成为深厚友情的载体和民心相联的纽带,促进各国人民互相了解、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巩固和发展各国人民的深厚情感,共同续写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睦邻友好的新篇章。
![]() |
亚欧博览会 亚欧媒体论坛 姚小敏 新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