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华人

八旬归侨整理“华侨家书”

2013年10月27日14:21|来源:中国新闻网|字号:

中新社泉州10月27日电 “意外收到美国侨友的来信”、“60年前同学的来信”、“联系第二故乡闽侨会馆”、“侨亲写给村老人会的信”……现年81岁的越南老归侨李泰山将一封封零散的侨批整理归类后,汇成一本《华侨家书的故事》。

27日,在这位耄耋归侨位于福建泉州的家中,李泰山忆起信中的往事,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祖籍晋江池店镇的李泰山,1933年出生于越南胡志明市的堤岸埠,只在越南生活了16年。1949年3月,李泰山随父亲回国。此后,他与“第二故乡”越南的师生、朋友和亲戚只能以书信方式往来。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手写信大量减少,长此下去侨批终将消失,要提倡重视收集侨批以及它所蕴含的真实内容,我集藏的《华侨家书的故事》就是为这个目的。”李泰山坦言。

泉州是中国著名侨乡,有大量的海外移民。侨批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及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家乡,连带家书的汇款凭证。今年6月,“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侨批的研究和保护广受关注。

翻开李泰山费时一个多月整理而成的《华侨家书的故事》,内容包括银信及李泰山收到越南老师、同学、家人和越南华侨会馆的往来书信。众多侨批附在A4纸上,每张都取有一个标题,并写上故事梗概,足有44页之多。

“这是我收藏的1932年银信信封,封面除了收寄信人的姓名地址及编号外,还盖有‘抵制仇货、坚持到底、卧薪尝胆’的抗日口号,十分珍贵;这是1993年收到美国侨友的来信,我还从中获得一枚美国邮政史上首发的鸡年邮票……”李泰山如数家珍。

“《华侨家书的故事》收录最多的当属我堂叔,我堂叔因为越南排华事件后逃回香港,之后给我写了37封信,此后他移居澳大利亚,仍与我保持通信。”李泰山说,堂叔的书信讲述了他回香港的艰难路程、家乡房屋拆迁和在外人际关系,真实反映了华侨生活的变迁。

除了收集包含浓浓乡情和友谊的侨批,李泰山还收藏了几封与海外华侨会馆的书信交流内容,信中提及越南数十年间街道和桥梁名称,以及李泰山母校越南堤岸埠福建中学楼房等变化情况。

“2007年,我正好在撰写《越南漫笔》,需要一些史料,后来看到媒体报道越南胡志明市有华侨二府和温陵两个会馆,便写信向二府会馆理事长彭伟强请教。”李泰山拿着其中一份侨批说,2007年底他就收到回信,信里彭伟强用三页信纸回答了他提出的七个问题。

2012年,李泰山历时20多年组编邮集《华侨》,以535枚与华侨华人历史相关的邮品记录中国华侨史,并由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喷绘成展板,取名“邮票上的华侨史”在多地巡展,广受好评。

然而,李泰山惋惜地表示,侨批收藏时间跨度长,一些侨批的书信内容已不复存在,现存的一些信封也因其自身热衷集邮,将邮票剪下来,导致侨批受到一定的破坏。

李泰山说,接下来他将继续整理家中的侨批,进一步充实《华侨家书的故事》,重现华侨在海外生活的真实故事。(完)(陈龙山 孙虹 黄如萍)

原标题:八旬归侨整理“华侨家书”重现昔日海外生活

(责编:龙靖宜)

分享到:

华侨,侨批,李泰山,华侨史,1933年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热图>

最新热点>

人大校内开俄式餐厅 两人一餐吃掉半月伙食费

娱乐炫图>

点击排行>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南昌:90后女护士遭挟持 打落凶器自救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