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华人>>热点要闻

中式英语风靡全球 语言贡献彰显国力【2】

2013年08月28日10:09|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 老外热捧端赖幽默

  另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被称为中式英语(Chinglish),它的典型代表是“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一个已经被收录进标准英语辞典中式英语词组。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徐昌火教授说:“由于对英语句法规则、语义语用限制、文化附加义的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入,中国人容易使用具中文表达方式的英语词句。”

  但部分外国人却对中式英语情有独钟。来自新加坡、现就读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留学生何专举拥有中英双语背景,在初次听到“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时,一下就领略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朋友们聊天,我会时不时地使用这种表达方式,多有幽默感呀!”多伦多大学的加拿大学生威廉尽管没有学过中文,却也没少接触中式英语:“我的中国留学生同学常常教我要‘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顺口又好记,已经成了我的个性签名!”

  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obal Language Monitor)从全球视野和英语语言发展的角度给予了中式英语高度评价,认为中式英语是一种“可喜的混合体”。

  ■ 语言贡献彰显国力

  英语中的大多数词汇原本就出自其他语言,如拉丁语、德语、法语等,而如今中文贡献的英语单词数量与日俱增。

  “文明程度越高、社会越发达、对其他语言社团成员吸引力越强的语言,往往影响力更大更深:如罗马时代的拉丁语、秦汉之际的汉语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英语。”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孟德宏这样解读汉语影响力的增强。

  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徐昌火认为:“中式英语走向全球,表层原因是反映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现象的词汇在英语里是不可对译的,从深层次看,则反映了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加速,反映了中国正在融入全球化进程。对此,我们应当乐于接受,静观其变,因为语言永远是在变化之中的。” (张意轩 张乃馨 方艾青)

(责编:邢若宸、王栋)

分享到:

嫌疑人,落网,女记者,印度时报,女警察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