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新娘谈嫁给中国人:因为爱情 而非买卖【8】
图片说明: 2012年11月10日,云南文山,陶金美,现年24岁,19岁时从越南新街村嫁给大弄村苗族25岁的吴咪伞,吴咪伞给了2000元礼金,现在有 3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男孩。(CFP)
张长斌常常被问及一个问题:这些越南新娘为什么不加入中国国籍后再嫁过来呢?而事实上,长期以来的习惯,造成了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这些跨国婚姻几乎从来没有办理登记和加入中国国籍的先例。由于长期生活在偏远的边境山区,很少走出来,所以这些跨国婚姻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法律手续不完善会有多大危害,一些边民甚至认为办不办结婚登记,加不加入中国国籍都区别不大。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这些边民的经济条件十分有限。有些边民也有过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和入籍的想法,但一旦听说需要数目不小的费用就纷纷退却了。
很显然,没有合法国籍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中国农村主要是农民集体所有制经济,而越南妇女没有中国国籍和户口,所以无权分田地,也就无法融入当地的集体经济从事生产劳动。越南妇女的其他权益,比如医疗、保险、人身安全、劳动力流动等也丝毫没有保障。另一方面,婚姻的存续是一个情感积累和生活互惠的过程。夫妻之间往往需要时间交往,了解彼此的性情和生活条件,才能完成婚恋的全过程。然而跨国婚姻的“夫妻”双方往往为一个生存态势而存在,所以也无从谈及家庭的意义和责任。
就在2012年,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的出台,该草案对原有的《外国人出境入境管理法》和《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进行了合并,有望对当前出入境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而对于张长斌所在的执法机构来说,也推出了系列的新举措,比如“三非人员”分为“新三非”和“老三非”。对于“新三非”坚决打击,已经发现立刻遣送,而对于500多名“老三非”则采用劝说的方式,尽量不引发边境人民的抵触情绪。而对于那些会跑到别家过日子的越南新娘,张长斌还专门让这些妇女签订了《“三非”人员道德准则承诺书》,尽量避免这样的闹剧再次发生。
毫无疑问,直到现在,远嫁中国依然是很多越南女子的梦想,跨越边境线的婚姻也将成为这里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