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8月21日08:36|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遍地商机 独具慧眼
同在莫斯科“柳布利诺大市场”做服装生意的祖先生表示,他之所以能在莫斯科平均一年净挣几十万元人民币主要靠的是敏锐的嗅觉。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抓住了当时转型的俄罗斯缺乏服装鞋帽等产品的良机,赚到了第一桶金。
此后,面对日渐增多的竞争对手,他紧扣市场需求,改变原有的销售方式,采取接收国内货物,然后在摊位代卖拼缝的方式进行销售,并且不拘泥于服装行业,在销售淡季期间将摊位以原价转租出去赚取租金,自己利用这一时间段去考察新的市场。
可见,这种与时俱进的心态和犀利独到的眼光是他获得成功的原因。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餐业、服装加工业等华商传统优势领域,屡陷“持久战”。面对危机,欧洲华商出现以“整合与升级”为特点的专业化、正规化、规模化的经营模式,经营思维的改变使他们“柳暗花明又一村”。
据报道,葡萄牙的许多华人批发者主动放弃了某些产品领域的经营,从被动式供货逐步改变为主动地迎合市场和零售商的需求,更为精细地服务于目标市场,以迎合客户群的需求,将客户最需要的产品做精做细,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客户的“唯一”选择,取得了成功。
规范经营 积极融入
随着海外华商的足迹遍布全球,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问题。尤其是华商在某一行业的发展对当地商业形成挑战,以至于该地商业部门与政府联手出台各种措施,对华商的经营进行限制。
此外,各国华商还遭遇了频繁且大力度的检查,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营业。
打铁还须自身硬,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蔡桂茹曾表示,华商既要注册正规的公司,不走“灰色清关”,又要保证产品质量,还要建立诚信体系,让消费者信任中国商人,继而信任中国商品,如此一来,华商在海外才能持久发展。
在西班牙从事食品行业的王先生说:“华商要摆正姿态,提升自身的素质,尝试在尊重和理解当地风俗文化的基础上规范经营。”
避免因为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别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对于海外华商来说非常重要,需要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当地的生活,回馈当地社会,树立华商的良好形象。
![]() |
(责编:邢若宸、王栋)
旅客滞留,使馆官员,菲律宾航空,长滩岛,大航空公司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