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华人

“金色冒险号”---华人偷渡的血与泪【2】

2013年05月30日09:11来源:侨报网字号:

摘要: 不少 “金色冒险号”的偷渡者在离开囚禁多年的监狱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向一位“周大哥”辞行,一些偷渡者在“金色冒险号”抢滩事件10周年时专程去宾州看望“周大哥”。

  克林顿从严处理,绝不姑息

  不走运的偷渡客 被破例严惩全蹲监狱

  就职于约克学院信息与研究专业的周泽浩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1993年6月,当时克林顿总统上任仅一年半,各项国策推动欠佳、诸事不顺。此时在纽约皇后区洛克威海滩发生了“金色冒险号”抢滩事件,引起全美乃至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舆论普遍认为,如克林顿政府妥当处理此事、将是一次“化危机为良机”、走出困境的机会。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克林顿对“金色冒险号”事件采取“从严处理,决不姑息”的政策,敦促相关执法机构“从严、从速、从重”处理该案。于是,当“金色冒险号”船上286名“人蛇”过堂后,除几名未成年人等极少数人外,其他人全部押解入狱,其中约117人转送至位于宾州的约克郡(Yorkshire Pennsylvania)监狱。

  周泽浩继而解释说,在“金色冒险号”事件前,美国的难民法规规定,偷渡者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在抓捕时只要“双脚踏上了美国国土”,在过堂后就会被释放、在外等待申请政治避难的司法程序。而克林顿当时对“金色冒险号”数百名抢滩“人蛇”的处理政策,打破了美国的历史惯例。

  周教授说,当“金色冒险号”在皇后区近海搁浅并难以获救时,一些自认为水性好的偷渡者就先后跳海、企图游泳到岸边。因为他们了解美国这条法规,认为自己能够双脚踏上美国国土。殊不知夜晚大西洋的海水冰冷,而抵达岸边的实际距离比预估的远,部分跳海者游到途中就因严重失温、冻死或溺死在刺骨的海水里。

  据周泽浩介绍,当年百余名偷渡者被转送到宾州约克郡监狱,一是因为当时纽约的监狱人满为患;二是联邦移民局和约克郡监狱之间有业务合同;三是当地居民收入不高,生活指数普遍低于纽约,关押犯人的成本相对偏低。

  周泽浩热心奔走当翻译 成了“人蛇”们的“周大哥”

  人蛇美国梦未圆 先坐几年宾州牢

  20年前的宾州约克郡鲜见华人面孔,而“金色冒险号”的偷渡者多数不谙英文。当地律师协会因此呼吁更多律师进行紧急进修、快速熟悉掌握移民法律,以便协助处理此一大案的司法事务,同时也希望懂双语的华裔人士出来提供翻译。于是精通中英文的周泽浩成了义工。

  周教授说,记得当年约克郡只有两名移民律师,其中一位还不愿意介入此案,因为那时有些人多少存在偏见,认为“闽籍难民有黑社会背景”。经过当地民选官员及周泽浩等热心人士的奔走,囚禁在约克郡监狱的“人蛇”们得到当地的普遍关注。此间,周泽浩教授不仅为“人蛇”们提供翻译,同时也为前去采访的英文媒体义务担当翻译。

  周泽浩回忆说,当时“金色冒险号”船上的约286名偷渡者中,约40多人来自浙江省,其余均来自福建省。他们当中有渔民、商人、教师、学生、小工头和城镇居民等,年龄从17岁到45岁不等。他在协助翻译时了解到,这些人或因违反“一胎化”政策被没收私人财产,或因协助运送学生运动领袖而触法,或因家中贫穷必须出来赚钱,也有人是迫于父母及当地偷渡文化的压力、想来美“出息”一番,无一例外地要向“蛇头”缴纳2.5万至3万美元的偷渡费。

  据周泽浩了解,当年“金色冒险号”从泰国启航并未直接来美,而是绕道肯尼亚接载另一部分偷渡者。那是因为“蛇头”前一单生意价钱未谈妥,途中便将部分“人蛇”滞留在肯尼亚。在价钱问题解决后,那些被耽搁在肯尼亚的“人蛇”才登上“金色冒险号”。这是否为该船超载而搁浅的原因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地是,后来发生的抢滩是“蛇头”和“人蛇”们均始料未及的。

分享到:

(责编:王栋)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华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