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中的那些动人故事
2013年05月16日08:23来源:中国文化报字号:
摘要:侨胞常年生活在异国他乡,在没有先进通讯手段的年代里,侨批成为维系他们与家乡亲人情感的重要纽带。 |
侨胞常年生活在异国他乡,在没有先进通讯手段的年代里,侨批成为维系他们与家乡亲人情感的重要纽带。一封封侨批渗透着海外侨胞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之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对祖国家乡的眷恋之情。
天涯羁旅 乡愁难释
泰国华侨陈何桐通过侨批给自己的兄弟林桐寄来的三首诗,表达了海外同胞思念家乡的一片深情。其中一首诗写道:
裁笺握管愁难开,雁阵鸳翼各东西。
谁怜海外飘零客,未卜何时解愁眉。
另一首题为《失眠》:
三更辗转不成眠,依窗痴眺自沉吟。
凄风悲雨添憔悴,一缕衷情叫谁怜。
还有一首诗写道:
一日离家一日深,万里迢迢难尽陈。
外方虽然风景好,人人思乡一片心。
三首诗流露出海外华侨内心永难释怀的乡愁,令人动容。
家庭命脉 侨眷依托
侨批是维系海外侨胞和国内侨眷的纽带,拯救了战乱和饥荒中苦苦挣扎的潮汕侨眷。在众多侨批档案中,最让记者动容的是泰国华侨杨捷寄给澄海妻子的侨批,寄国币5万元,信的备注栏里只写了一句话:“见信至切赎回吾女回家。”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侨汇中断,家中断炊,不得不卖儿鬻女。这位父亲知道后心如刀绞,立刻寄钱回家,叫妻子赎回女儿,急切之中连多余的话都不再多写。短短一句话,读起来让人心酸不已。
父母恩情 反哺意切
泰国华侨陈鸿程的母亲不幸摔伤,他闻讯后心急如焚,写信给母亲:“慈亲大人尊前启者,今天由朱锦渠邮信内云及,母于上月底不幸跌伤,势颇严重,恕儿在外未能晨昏奉侍,实深遗憾。伤势如何,祈续示知,兹付港银伍佰元,为大人留身边零用。”吉隆坡华侨吴竞明于1936年给妻子的信中,谈到母亲去世时,悲切地写道:“哀之父母生吾哺劳,生不能尽养,死不能尽哀,不能亲侍膝下,亲视含殓,子职有亏,罪孽深重。本想回家奔丧,皆因天涯远隔,况又身边如洗,两手空空。”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和深深的自责。
舐犊情深 远程教育
海外侨胞虽远隔重洋,但对家乡子女的舐犊之情丝毫不减,经常通过侨批进行“远程”教育,反复叮嘱他们要认真读书,精通一门技艺,堂堂正正做人。1931年,泰国华侨于辛在给妻子的一封侨批中写道:“吾闻来人所说,阿述别事当无学习,会唱曲而已。如是学作个工夫、手艺或者文字、音乐皆而可学,倘若会精,希望日后可度生。”信中还对儿子说:“你现行廿岁,全无学习一件,对人得住?吾在外闻之,赠(为)尔之耻矣。”类似的侨批比比皆是。
夫妻情长 相濡以沫
新加坡华侨林展开在写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和汝分别以后将近十载,时时念念。但吾自抵叻(叻是中国侨民对新加坡的称呼)之后,家情等负担并抚养二儿女皆是妹汝刻苦维持,完全妹汝受了千辛万苦,才有今日合家平安,为兄念之十分欢喜,甚是敬佩于汝也。”1946年,泰国侨胞陈汉澄在家乡澄海的妻子即将分娩,但他又不能回到她身边,只能在信中向妻子倾诉自己的牵挂:“贤妻妆鉴,自别之后,无时或释。想愚今日远离乡井,亦为环境所迫,虽人在外,终朝都是为挂于家庭。想妻你将欲生产,家无亲爱偃互,为夫实在难过矣。”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