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华人

法华商:发展遇瓶颈 突破有待思考

2013年04月08日13:44来源:欧洲时报字号:

摘要:法国华人鞋业协会会长赵青说,虽然他从事的是鞋业贸易,但是他已经做到了心中“无鞋”。他说,心中“无鞋”,才能把鞋的事业做好。其他生意,也一样。

赵青会长在其“凯旋门”集团办公室内接受采访。(孔帆 摄)

海外网4月8日电 据《欧洲时报》报道,今年的央视春晚,“开心麻花”贡献了小品《今天的幸福2》。其中男主角晃着赤脚说:“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邪)”,这句爆笑台词位居2013央视春晚流行语排行榜首。

法国华人鞋业协会会长赵青说,虽然他从事的是鞋业贸易,但是他已经做到了心中“无鞋”。他说,心中“无鞋”,才能把鞋的事业做好。其他生意,也一样。

作为欧洲“鞋王”,居然说自己“心中无鞋”。听他讲述完自己的奋斗经历和以后的目标之后,我还是不确定他说的“无鞋(邪)”是不是一个双关语。

赵青自己也说他依然还在奋斗中,他的奋斗经历,也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两次转身

1984年,赵青卖掉自己的“雅马哈”摩托车,把钱交到母亲手中,从温州只身来到法国。来到巴黎后,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只埋头苦干。首先想到的是一边打工,一边学习。85年开始在台湾同胞开办的语言学校上课,86年进入巴黎一大学习,同时还拿到了法国驾照。两年的学习没有枉费,87年他在亲友资助下,开办了自己的“BAOFA”制包工厂。公司的中文名称是“包发”。名字虽然略显淳朴,但是从资料照片来看,当时他的工厂即便放在现在,也称得上一个标准化的工厂。

赵青认为,要做就做到最好。由于其产品质量上乘,深受法国经销商欢迎。1996年,有着超前品牌意识的赵青,买下了当时知名欧洲品牌“LORENZO”,生意更加顺风顺水,让“BAOFA”持续“爆发”了12年。1998年,华人从事皮包进出口的越来越多。虽然当时的“BAOFA”已经有了固定的客户群,营业额相当可观。但是赵青知道这个产业已经不再具有明显优势,看着自己一手建起的现代化工厂,他咬牙毅然决定:转行。

转行做什么?赵青考察了很久欧洲市场,他看到了鞋业的潜力。那时候,法国华商鞋业尚处于萌发状态,并且鞋子进口有配额限制。当时他转行做鞋业时,很多人不理解,也不看好。那时,在巴黎3区从事鞋业进出口的华人公司只有两家,没有规模效应,欧洲客商相对也较少。就在种种不利情况下,赵青完成了人生第一个转身。

既然当时鞋子进口有配额限制,赵青就从国内进口半成品,来法国加工,这样还能打出“法国制造”的牌子。他的制鞋工厂依然坚持标准化作业,像他的皮包一样,他的制造的“时装鞋”也成了法国市场的抢手货。当年,他成立现在的“凯旋门”鞋业集团,一开始就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2000年,赵青又迎来他的第二次转折。他将自己公司搬到了现在最具规模的华人商圈——欧拜赫维利埃批发中心。这是该商圈华人的第一家鞋业公司。而他的目标,依然是中高端客户。2002年,由于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赵青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他的分公司开到了西班牙、德国、希腊、波兰、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等国家。

2004年,欧盟取消了对中国进口皮鞋的配额限制,长久以来束缚华人鞋业的最大枷锁解除了,一时之间,华商鞋企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120家。但是,华商皮鞋最大优势仍然在于物美价廉,高利润的品牌仍然掌控在法国本地人手里。赵青发挥了他多年积累下来的营销才能,亲自出马,将自己的品牌打入法国几家最大的鞋业连锁店:La Halle aux Chaussure和Besson Chaussure,及BATA、主打中端市场,同时,固定的分散客户也已达2000多家。现在,赵青可以自豪地说,现在法国每个大型购物中心内,都能看到他的产品。

与此同时,法国华人鞋业整体突飞猛进,已成为欧洲鞋业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一员。以华商为主的这个群体,不仅产品占据了法国国内80%的市场,还凭借着法国的区位优势,辐射了整个西欧、北非、东欧等地区。

分享到:0(责编:文博、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