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节日的味道 归途的乡愁 春晚的感触
英国BBC中文网指出,过了年三十,春节后返城的春运再度展开。人们舟车劳顿、千辛万苦的过程虽然再次重复,但已经没有了回家过年的归心似箭和焦虑。
文章说,中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30 年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赋予“春运”很多新内容,也使它每年都“热”一下。
美国《侨报》的评论称,从节前的返乡到节尾的返城,春运第二波高潮又将开始。人流的轨迹,写照出当下中国春节的气象,农村里人气旺,热闹喧腾年味浓,城市里人减少,不温不火年味淡。
该报还另刊文谈了春晚。文章说,央视春晚小品节目中有歧视弱势群体、嘲讽人体缺陷的内容。春晚不同于一般的晚会,是传统节日,基于传统的节日,一定要有一定的文化与道德保守性,文化与道德的保守性要求春晚的艺术品更传统与温暖,更考虑道德与人文关怀。
难题:“空城”现象、交通事故、华人在异乡
法国《欧洲时报》也注意到,中国春节期间,因大批外地籍打工者返乡过年而造成的一线城市“空城”现象,近年已较为普遍,引发的讨论亦此起彼伏。
文章说,当未来的中国贫富差距得以显著缩小,各个城市间渐趋平衡,如何对大城市人口、资源予以合理调控?如何在非本地劳动力减少时,继续推进城市繁荣?显然是“春节空城”投射出的更为深远的中国发展问题。
香港《明报》的文章注意到中国公安部门有关内地“春节交通意外死伤减半”的报道。
日本新华侨报网刊文《海外华人过年不孤单》。文章指出,身居异国的华侨华人,或受限于事业学业,或迫于经济压力,未能如愿以偿踏上回国返乡的旅程。难以了却的归意,与不近人情的现实相互纠缠。借助现代的媒体及通讯技术,依然可以感知遥远东方的节日心跳。
美国《侨报》13日还关注到,美国华人农历新年值得关心的一件事,是有华人在白宫网站“WethePeople”发起联署,要求美国政府将春节列为官方假日,此请愿书得到了在美华侨华人的积极响应。
看点:消费力、租男友过年、情人节“撞上”春节
台湾《旺报》称,春节成全球民众黄金周,大陆消费力引关注。大陆游客到全世界买奢侈品,在北欧买高级手表,一出手就是半打,在香港买名牌包,看上一款就将所有颜色买下。各大奢侈品牌因此对中国人恭顺有加,聘用讲华语的服务员、使用中文标签、收受人民币现金。
欧洲时报网的评论称,中国的未婚男女回家与父母共度传统佳节都有着一个沉重的包袱,那就是又得面对一脸担忧的父母和祖父母和他们的唠叨:“年纪不小啦,还没有对象吗?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这种“逼婚”最终在今年逼出了儿女的一项对策—租用男友。
文章注意到,一些单身女性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宁愿欺骗父母租赁男友。她们先在网上选中待租男友,然后在QQ即时通讯网络作简单交流,两人便一起踏上回“家”过年的路。
香港《文汇报》刊文说,由于与农历春节“撞档期”,今年情人节前夕广州鲜花、巧克力预订价量齐跌,较往年同期“冷”了许多,不少西餐厅情人节套餐尚未订满。由于未赶上开学、返工时机,加之又无法登记结婚,广州不少情侣为如何过情人节多了几分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