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观各地华侨博物馆建设发展及发挥社会功能和效益的情况,华侨博物馆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并在当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
三、华侨博物馆作为文博机构的特色类别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行业意识开始走向自觉自主。首先是出现了联合华侨博物馆和涉侨研究机构的华侨博物馆专业组织。中国华侨博物馆协会华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9月在北京成立,其宗旨是指导服务国内华侨博物馆,联系海外华侨博物馆,通过举办交流、展览等活动,推动全球华侨文博事业的发展。这个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华侨博物馆开始自觉联合起来,规划本行业的发展,提升本行业的地位和形象。其次海内外各种层级和规模的华侨博物馆形成良好的“生态群落”。目前国内的华侨博物馆有国家级的华侨博物院(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直属于中国侨联),有省级的广东华侨博物馆,在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的主要侨乡出现了市、县一级的华侨博物馆,在华侨农场和侨区镇出现了社区一级的华侨博物馆,另外还有私人及网上华侨博物馆。同时华侨博物馆在陈列内容上,既有反映整个国家或地区华侨历史文化的,也有集中反映省、市华侨历史文化特点的,还有着重突出社区归侨群体特色及归侨家庭私人特殊经历和特色收藏的。海外华侨博物馆由于资金来源、管理观念、拥有华侨历史文化资源不同,规模、目的、运作方式及展览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说华侨博物馆已形成良好的“生态群落”,这为其今后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基础。再次华侨博物馆分布地域广泛,历史文化因子丰富。华侨博物馆分布在我国近10个省市及海外7个国家,近年来国内的华侨博物馆还从主要集中在传统侨乡扩散到新移民、留学移民增多的新侨乡,国外的华侨博物馆也从主要集中在华侨人数较多的东南亚、美洲、澳洲等地区,扩散到新移民不断增多的欧洲及有华侨遗迹的地方。华侨及华侨博物馆分布的广泛性,直接导致了华侨博物馆历史文化因子的多元性,使得其举办的陈展和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地方特色,更适合当地人的趣味。正是这种特性,使华侨博物馆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具有了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华侨博物馆的功能和业务不断扩展,在侨务文化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的华侨博物馆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状态,正从传统的注重华侨历史文化的研究、展示,讲求自成一体,固守一域,改变为兼具参与和举办各种涉侨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功能,从而使自身成为了侨务文化工作的新平台。如广东华侨博物馆利用自身的华侨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接待重要侨领、华裔政要和海内外知名人士,与驻穗有关外国领事馆联合举办涉侨文化展览和讲座,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服务侨务工作。上海市的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在桐欣阁时,每周三晚都会举行“上海高层次沙龙”,2011年迁至桐欣里后,又增加了为归国留学生服务及思想性产品的新闻发布、会议讨论、创意展示、文化展览、培训教育等内容,成为归国留学人才与政府沟通交流的平台及思想盛宴的展示空间。新加坡华裔馆除了设有《落地生根—海外华人的变迁》陈列,还开展了包括研究、出版刊物、收集资料与文献及促进公众教育与扩大社区服务等系列活动。所以说,华侨博物馆正日益成为侨务部门建设华侨文化的阵地和涵养侨务资源的基地,并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发着挥独特的作用。
总之,华侨博物馆作为承载华侨历史文化的重要机构,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文博领域中具有显著特色的类别,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随着海内外华侨博物馆的日趋增多,其社会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在中外交往及侨务文化工作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在当前党和政府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下,在世界各国都重视文化交流和提升软实力的时代背景下,侨务部门重视和发挥海内外华侨博物馆的功能作用,把华侨博物馆打造成为开展侨务文化工作的重要平台,引导其服务侨务文化工作和文化强国战略,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和深远的影响。(作者为广东华侨博物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