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8 11:45:00|來源:海外網|字號:
亞伯拉罕·馬洛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於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著名的需求層次論,認為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具體的5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尋求、自我實現。
馬斯洛需求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共同規律。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常應用到員工激勵方法當中,滿足基本需求后,通過較高層次的需求實現激勵,自我實現需要佔支配地位的人,會受到激勵在工作中運用最富創造性和建設性的技巧。在市場營銷方面,常用於產品或品牌的定位,根據購買者不同的需求層次,可以將市場細化為若干分市場,生產和出售適合不同層次人需要的不同檔次、不同質量的商品。
把需求層次論用在食品上,人們對食品的需求可以大致劃分為五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食品的生理需求,即要滿足飢飽,是生存的基本要求,隻要活著就好。正常人體需要七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和水,所以我們每天要考慮日常生活、工作或學習等情況來安排一天的餐次和食用量。
第二層次是安全需求,不單要活著,還要健康的活著,食品中要不含有有毒有害的成分。從鎘大米、轉基因大米、福喜過期肉、到最近的好利來月餅不合格,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大家普遍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也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層次,我們何談更高層次的需求?
第三層次是營養的需求,各類食品中所含的營養成分的多少、性能和特點,是否有利於人體吸收和消化,從而使消費者得到必要的營養,以增進其健康。
第四層次是感官的需求,它是刺激消費者挑選食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消費者對食品產生的總的感覺印象,包括味覺、嗅覺和質地等的綜合感覺效應。
第五層次是飲食文化的需求,比如《舌尖上的中國》,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在張銘歡執導該片其中一集《時間的味道》,一位香港大澳的老奶奶在老伴過世后依然堅持制作著以前與丈夫共同做了幾十年的蝦醬。張銘歡表示“對於她來說,蝦醬已經不是簡單的食物,而是她生活和情感的寄托”。
透過食品的馬洛斯需求理論,結合現在的食品行業現狀,可以看看我們熟悉的食品處於哪個層次?食品的最基本需求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是否已經滿足?
縱覽國內外的食品現狀,雖然大家很關注食品安全,媒體也時常曝光食品安全事件,但更多的是讓大家引起恐慌,讓消費者更加無所適從,面臨選擇困難,哪種食品更安全、更放心?
選購的參考更多的是基於第三和第四需求層次基礎上進行的,主要涉及產品包裝、香味、質量、安全、口感、產地、購買地方面的指標。這方面,大家最熟悉、最系統、接受度最高的就是葡萄酒的分級。葡萄酒分級主要從質量上進行分級,強調品種、產地、釀制方法和標簽規格,並結合了專家的評價。但具體等級由各國自己制定,各國不同等級的酒較難直接比較,由於發展歷史、規模、葡萄酒文化的普及深入程度的不同,葡萄酒質量等級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以法國為代表的“舊世界”模式,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一類為以美國為代表的“新世界”模式,包括澳洲、南美等國。
而基於第二需求層次的、與安全相關的對消費者採購指導性建議國內外還未見,究其原因,不是大家不關注食品安全,而主要是和食品安全的隱性特點有關,食品的安全與否、安全性高低、對健康的影響程度等等方面,必須依靠客觀的檢測數據才能進行分析判定。日前,放心365在如期舉行的第五期新聞發布會上首次推出的北京超市渠道大米安全性分級,就是基於第二需求層次,首款產品以大米為切入點,讓食品的安全性讓消費者看得見,對市面上流通的合格食品在安全性上進行等級劃分,並對照食品的售價,得出在安全上“性價比”,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困擾消費者的選購安全、放心食品的問題,並讓普通消費者在可以接受的價格區間選購到安全性最高的食品。
關於 食品 馬斯洛 需求 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