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5 09:44:00|來源:中國新聞網|字號:
文化差異大 多因素致華人入鄉隨俗難
綜上事件不難看出,如果華人忽略了對當地民俗、法律的了解,一味堅持自己的觀念和行為方式,容易引發不必要的誤會,甚至釀成悲劇。語言不通、對法律一知半解、文化差異等成為制約華人入鄉隨俗的瓶頸。
華人扎根海外,加強溝通方能更好的了解當地民俗,文化,而語言不通則擋住了華人融入的大門。有調查表明,近十年來,英國華人人口大幅增加,華人不會英語比例也直線上升,大大影響了他們與主流社會的溝通和交流。同時,語言障礙還影響到華人對法律的認知,福利待遇的了解等都隨之滯后,語言不通帶來諸多麻煩,使華人的權益保障大打折扣。
現實生活中,法律與海外華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但由於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等因素,華人移民對所在國法律的了解多是一知半解,當部分華人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時,無法將有效信息提供給警方,從而使案件審理過程受阻。
由於語言溝通存在障礙,華人在遇到警察辦案時往往表現過為極端,一些人甘做“沉默的羔羊”,一言不發,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而不維權﹔一些華人則過分激動,在語言無法溝通的情況下,不願配合警察,採取肢體動作等進行抗議,最終被誤以為襲警被扣上了新的罪名。
華人應主動融入 入鄉隨俗更要隨“法”
針對此次華裔老人闖紅燈被執法致傷事件,很大原因是由於與警察溝通不暢所致。中國的領事服務信息中早就載明,應配合警察的正當執法活動,“遇到警察攔截檢查時,應立即停下,雙手放在警察可以看到的地方,切忌試圖逃跑或雙手亂動﹔請警察出示証件明確其身份后,配合檢查和詢問”。
在配合警察的正當執法活動的同時,如何正確維護好個人權益也很重要,例如“默記警察相關信息,並盡量明確証人”等等。
“入鄉隨俗,入境問禁。”對於海外華人而言,在多元文化相互滲透的時代背景下,崇尚祖籍國文化固然沒錯,但所在國的主流文化也不可置之不理。
作為海外華人,入鄉隨俗更要隨“法”,應主動去融入當地的社會規范和約束中。任何不尊重當地習俗和與法律相違背的行為,不會被當成同情不守法公民的資本,隻會成為華人被指責的“軟肋”。
![]() |
闖紅燈 被她 隨俗 老人 華人新移民 法 軟肋 世界日報 犧牲品 gir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