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海外網>>華人>>華人專題>>華文傳媒論壇>>最新消息

夏春平:讀圖感受海外華文報紙的“正在進行時”

2013年09月05日14:51|來源:中國新聞網|字號:

摘要:《港澳台及海外華文報紙面孔》收集的境外50個國家和地區的427份華文報紙,均是目前——2013年7月仍在世界各地出版發行的報紙﹔且收集到的報紙的樣報都是2010年以后至2013年7月的樣報﹔該書所錄可謂港澳台及海外華文報紙的“正在進行時”。

  《港澳台及海外華文報紙面孔》自序

  直觀清晰地認識一個物品或事件莫過於能親眼看一看,所謂“眼見為實”﹔在沒有條件見到實物時應該盡可能看到它的照片或圖像視頻,所謂“有圖為証”﹔當以上條件均不具備時,隻能或至少通過對物品的文字描述來認識,所謂“立字為憑”。在大多數情況下,文字充當了敘述、描繪物品或事物的主角,但文字在幫助人們認識物品或事物時的缺陷也是明顯的。

  這本《港澳台及海外華文報紙面孔》將會幫助讀者直觀、輕鬆地通過實物“圖”的形式來認識和了解林林總總的今天還“活”著的華文報紙,這種新的形式是“讀圖時代”的產物。

  “動態”、“保鮮”、原汁原味地展示華文報紙實物(樣報)是本書的亮點。這本《港澳台及海外華文報紙面孔》收集的境外50個國家和地區的427份華文報紙,均是目前——2013年7月仍在世界各地出版發行的報紙﹔且收集到的報紙的樣報都是2010年以后至2013年7月的樣報﹔該書所錄可謂港澳台及海外華文報紙的“正在進行時”。

  編輯這樣一本書本應是研究機構和高校學者們的事。但至今,海內外學術機構和高校的學者、教授還乏人涉獵。不是他們不想做,只是這事難度太大。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華文報紙﹔歷史之久,分布之廣,報紙之多,又自生自滅……資料信息的收集工作太難太難。記得多年前在一次學術會上與中國新聞史學界的泰斗、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方漢奇先生相遇,與之談到海外華文報紙的資料收集和研究時,方先生說:沒有人能真正搞得清目前還在出版發行的報紙的精確份數,也沒有人能說得清歷史上曾經存在過多少家華文報紙,更侈談收全它們的樣報。

  誠如斯言也!

  將海外華文報紙的真實面孔直觀地向讀者展現更是一件從未有人做過的事,原因是資料收集的困難:境外(特指中國大陸以外)華文報紙散布於海外約50個國家或地區,而在一個國家,報紙又分布在不同的城市或地區。有堅持辦報百年不倒的,有辦幾期就夭折的﹔報紙的出版周期有日報、周報、旬報、雙周報,甚至一個月才出一次的。步履維艱、屢經坎坷又生生不息是海外華文報紙生存的“生態”。

  以圖文形式介紹海外華文報紙“真面孔”的想法,源於工作又“超越”工作。由於我供職的中國新聞社有此得天獨厚的條件,多年來我結交了一批海外華文報業的朋友,以至時常進入“報人合一”的境地:見到朋友就想到他辦的報紙,看到報紙就想到它的辦報人。出國訪問考察時,經常是剛到一個國家或城市就收集報紙。先是一份份地上門訪問收集,后來也找到竅門,到一個城市,隻要到唐人街、華人超市或亞洲商場的門口,就可順手收羅到一大堆當地出版發行的華文報紙。每次出訪回國,我的行李箱底層都整齊地平鋪著一份份所到之地出版的華文報紙。我的這個另類又無趣、無味的“愛好”被一些海外媒體的朋友知道,他們“投我所好”,時常也從世界各地給我寄來一些他們辦的報紙。

  有段子雲:“年輕時談理想,中年時說感想,老年時講回想”。在我這個“過五望六”的尷尬年齡段,也不知該有何“想”。嗨,人活著總歸是有“想”的。通過“實物”圖的形式讓人們認識華文報紙源於我十多年前的想法,隻因為難度太大,拖拖拉拉地到今天才算圓“夢”,而且還是個殘缺的“夢”:因搜集海外華文報紙報樣困難重重,仍有已知的約20份海外華文報紙無處可覓,深感遺憾。這也不禁使我感嘆:做夢易,圓夢難!

  本書今天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謝我供職的中國新聞社。沒有這個工作平台和它得天獨厚的條件,我不要說做,就是想也不敢想這事。這也不禁使我對西晉文學家左思的“郁郁澗底鬆,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冑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詠史》)”的詩句有了更深的理解。確是“地勢使之然”才成就了這本書。

  從1815年馬六甲誕生《察世俗每月統記傳》第一張華文報紙算起,海外華文報紙至今已有198年的歷史。在近兩個世紀的漫長歲月中,華文報紙雖歷經磨難,但又生生不息,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在海外,作為華僑華人維護族群利益、推進族裔和睦的輿論載體,華文報紙對幫助和促進華僑華人在海外立足、發展、融入當地社會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所在國多元文化的奇葩,華文報紙是華僑華人與祖國和家鄉溝通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不知有多少出資人、出版人、辦報人為海外華文報紙的生存與成長無私奉獻,期間不知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可惜大多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這本《港澳台及海外華文報紙面孔》留下了直觀的、鮮活的圖像檔案,也給新聞學術研究機構和圖書館提供了一份別樣的而且極其難得的資料。如此既可告慰先賢,也讓后人少有今日念珠而不得見之憾。

(責編:姚麗娜)

分享到:

華媒,讀圖時代 華文 實物 港澳台及海外華文報紙面孔 保鮮 動態 生態 夢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 想

時政國際評論台灣華人文史財經

最新熱點>

嫖客稱得知賣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脫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書為何被秘密處決?

熱圖>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桂林一學校附近發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傷

滬自貿區或試水人民幣自由兌換 專家:需謹慎

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