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華人

歐盟對華光伏雙反 我大批企業或面臨破產【2】

2013年05月22日09:32來源:經濟參考報字號:

摘要:距離歐盟成員國就對華光伏征稅投票(5月24日)僅剩兩天,中歐最后的博弈還未停止。

  博弈

  尋求替代征稅方案

  “在歐洲考慮溝通、協商解決的框架下,目前談判還在繼續。中國的光伏企業要想不被征收額外的關稅,就必須做出讓步,目前經過初步溝通,提出了兩個備選方案,一個是對中國出口歐盟的產品進行數量限制,一個是中國光伏企業必須做出提高價格的承諾。”業內知情人士透露說。

  據了解,過去五年間,中國光伏產業的產量連續世界第一,佔據歐洲超過一半的市場。盡管2012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對歐洲出口額同比下降45.1%至111.9億美元,但這仍佔我國光伏產品總出口額233億美元的近一半。今年1到2月,我國對歐洲的光伏出口額達12.7億美元。

  這種市場的取得被歐方指控為靠中國政府補貼下的低價。因此,避免被征稅的一個可能方案就是達成所謂的“價格承諾”,即歐盟委員會同意達成最低限價,出口商必須以高於最低限價的價格在歐洲銷售其產品。

  然而,在眾多光伏企業看來,這樣的解決辦法很難接受。“歐方提價的幅度太高,相當於征收高額稅率,這樣會導致中國出口到歐洲的光伏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在當前歐美光伏補貼減少的背景下,這無疑會使中國光伏產品的市場大面積丟失,利潤加速蒸發。”中國某龍頭光伏企業人士告訴記者,從全球產業競爭結構來看,韓國虎視眈眈,雖然韓國目前是以出口光伏電池為主,但一個組裝工廠三個月就可建成投產,產業門檻低,韓國乘虛而入的機會很大。

  與此同時,還涉及到操作性的問題。有業內人士指出“價格承諾”一旦達成就必須履行,但目前國內光伏企業有一百多家,很難去控制所有企業出口到歐洲的產品價格。

  而就“數量限制”而言,雖對於中國光伏企業而言也是不利,但至少可以保住一定的市場“不過也可能會導致新問題的產生,數量限制意味著光伏產品出口要實行配額制,這難免會滋生腐敗,出現買賣配額的現象,中國的優質光伏產品不一定能出口到國外。”國內另一家龍頭光伏企業人士擔憂道。

  上述比利時律師認為,最終解決方案很可能以價格承諾的方式,即中國企業承諾出口產品的最低價。有人擔心如果中國企業做出這種讓步,讓歐委會得逞,會為解決以后的中歐貿易糾紛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以后歐委會會以此為“模板”對中國其他行業的企業,如電信設備制造商,提出同樣的要求。

  對此,這位律師說,這種擔心目前來看有些多余,因為光伏案比較特殊,過去幾年,在很多地方政府一窩蜂上馬的情況下,中國光伏產業面臨非常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而且中國光伏企業似乎也傾向於承認存在傾銷和補貼,這與中國的其他主要產業有很大不同。

  另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談判中討論比較多的是“價格承諾”。

  損失

  我光伏業受沖擊難以逆轉

  盡管中國和歐盟不少光伏業人士都不希望這場涉及200多億歐元的貿易戰打響,但業內專家分析稱,現在來看,歐盟態度強硬,似乎勢在必得,最終不管達成什麼方案,都會起到設限的效果,我國光伏產業受損恐已無法挽回。而且,考慮到歐盟目前是國內光伏產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場,歐盟的設限可能成為壓倒大批光伏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當然,歐洲處於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也必然受到陣痛。

  事實上,在一項貿易保護行為立案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這個行業將受到難以避免的沖擊和難以挽回的損失。專家指出,面對繁復的調查程序,企業不得不大費周章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應訴,而且即使是最終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方案,在實踐中企業丟失的市場份額也已經回不來了。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全球光伏行業目前同處困境,應客觀分析造成產業瓶頸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原材料大幅下降、行業調整以及金融危機等影響,不應將困境完全歸咎於某個國家的出口。歐盟一意孤行的做法,對我國光伏業來說是不留一絲生機,下手太狠。相應地,歐洲光伏業也會受損,兩敗俱傷。

  據了解,一些國內光伏企業已經提前做調整,准備應對來自歐盟方面最殘酷的裁決結果“英利今年對不同地區的收益佔比進行了調整,公司產品的歐洲市場佔比從以往的60%多降低到40%左右,國內市場則在不斷穩定擴大,新興市場發展也比較快,但即使按47%的平均稅率來算,雙反對公司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英利法務總監樊振華介紹說。

  還有企業開始拓展一些新興市場,但短期內后者還不能與原先出口歐盟的貨量相提並論。此外,還有企業計劃通過貼牌或投資海外工廠規避高額稅率,但成本仍將大幅提高。業內現在都已明白,依賴單一市場已行不通。

分享到:0(責編: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