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院長:盼促進中泰文化交流
2013年05月13日10:51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在泰國王宮開辦了世界上首個王宮漢語培訓班,有上百位王宮官員學習漢語。
見到傅增有教授時,他正在朱拉隆功大學古色古香的孔子學院內忙碌著。天氣炎熱,這位60多歲老人的花白頭發下滲出了滴滴汗水。
傅增有是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他告訴記者,孔子學院不僅承擔教授漢語的職能,還應該發揮文化交流綜合平台的作用,為增進兩國人民友誼、促進雙方平等合作和互利共贏、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做出貢獻。“這也是我的夙願。”傅增有說。
傅增有與中泰交流有著不解之緣。他曾在北京大學教了幾十年的泰語,在朱拉隆功大學教了近10年的漢語。
1980年5月,傅增有作為改革開放后第一位去泰國留學的研究生,從昆明取道仰光飛赴曼谷,破舊的飛機途中還被迫返航,路上整整花了一天。抵達曼谷后,他口袋中隻有5美元。40年前的泰國,在初出國門的中國人看來已相當發達。看著林立的高樓,他和同來的兩位同學都羨慕不已。當時北京的家裡沒有電話,他隻能每月寫一封信,3年后畢了業才第一次回國。“現在的留學生大不相同了,可以隨時乘飛機回國,通過電話、手機和視頻,可以天天和家人聯系。”說起這些,傅增有感慨良多。
“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與中國通過文化交流加深相互了解。”2007年,北京大學和朱拉隆功大學聯合成立孔子學院,傅增有任首任中方院長。至今他仍在這個崗位上工作。
傅增有告訴記者,在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揭牌儀式上,詩琳通公主親筆題詞“任重道遠”。公主對他說:“泰國有很多民眾在學習漢語,無論老少,都很喜歡中國文化。漢語加深了泰中人民傳統友誼,對泰中交流和世代友好意義重大。”傅增有激動地告訴記者:“現在我為能有機會為這份事業做貢獻而倍感幸運。工作雖然辛苦,但意義非凡。從幾十年前泰國隻有一兩所大學開設中文專業,到現在3000多所學校開設中文專業,學習人數超過80萬,這是巨大的發展,也成就了所有從事中泰交流工作者的夢想。”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被評為全球優秀孔子學院、全球示范孔子學院,他本人也榮獲全球優秀孔子學院先進個人稱號。傅增有還連續3年成為詩琳通公主訪華代表團成員,隨公主一起訪問中國,促進了中泰合作與交流。
![]() |
頭條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