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華人

英國華人“國際候鳥族”漂泊中感受歡喜與哀愁【2】

2013年04月22日09:29來源:中新網字號:

摘要:據英國《華聞周刊》消息,“飛機很快就要起飛了,請您在座位上坐好,系好安全帶,收起座椅靠背和小桌板……”聽到機長廣播,關閉手機,闔上雙眼,接下來又是一段跨國出差的旅程。

  我是一個工作旅行者,也是一個生活觀察者

  作為英中之間搭橋連線的“中間人”,像楣媚如此般互通引薦兩國精英的工作者面臨著一個共同的挑戰——文化差異,就此她遇到過很多頗有趣味的經歷。

  好客的中國人工作之余會邀請遠方的客人一起吃吃飯,介紹幾道“特色菜”。一次宴請桌上出現了精心排好的“鳳爪”擺盤,楣媚笑著說道:“那些英國人看著桌上張牙舞爪的雞爪子,就開玩笑問我是不是故意擺來嚇唬他們的。”

  提起“吃”文化的差異來,楣媚繼續講道:“餐桌上還有很多好玩的事兒,中國人吃飯一般先上涼菜頭盤,再上熱菜,最后上主食。但是對於老外來說,熱菜就是主菜,他們很詫異為什麼最后還會有人問要不要點主食?”

  獨立的代價就是距離

  “以往每次回國我都呼朋喚友,嚷嚷著我要回來了。每次我的爸媽都會很高興,朋友也說想帶我去各地玩,但是時間有限,有時真的沒有時間見到他們。” 出差越來越頻繁,楣媚感受到了一股漂泊感和無力感, “近兩次的出差給我的沖擊最大,我這個人特別重感情,每一次告別的時候都挺難過的。”

  “我已經有三年沒有陪爸媽過年了。有一次回國待得時間比較長,走的時候媽媽就有點難受了,因為她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才能夠再回來。以前我以為媽媽是個性格大大咧咧的比較潑辣的人,但我走的那天,我媽什麼話也沒有說。我能看得出來她心情特別不好,但是她還是尊重了我的選擇。所以我現在有一種想法,想等到天氣轉暖的時候把爸媽接過來倫敦看一看,也讓他們感受一下,女兒每天都是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做著怎樣的工作。”

  “我不害怕雙城生活,而且我知道這樣的生活狀態肯定還是要繼續的,溝通中英是我一直以來特別想做的事,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備。獨立的代價就是距離,有的時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她說。

  “飛機已經降落在北京機場,外面溫度14攝氏度,下次路途再會!”(李曉楓)

分享到:0(責編: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