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溫州甌海區的仙岩鉤花入選溫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海外網1月24日電 據《溫州日報》報道,日前,(浙江溫州)甌海區的仙岩鉤花入選溫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枚針,一根線,手指如花輕握針,針牽引著線,在手、針、線巧妙配合下,不一會兒,像變戲法似的手中就出現一朵美麗的花,接著第二朵,第三朵——朵朵花兒連綴成片,成了一件花朵繽紛的衣服,或是圍巾,或是帽子。民間鉤花編結技藝是名副其實的“妙手生花”。
傳統女紅 流行於上世紀
鉤花是民間婦女的一項“女紅”技能,是絨線編結中一種。手工絨線編結主要分為棒針編結和鉤針編結兩種。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流行絨線編結,家裡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毛線衣都是家中手巧的婦女手工編結而成。一般用一種竹子制成棒形針進行編結。用兩根針編結衣片,然后縫合成衣,用四根棒形針循環編結,形成筒狀織物,可以編結帽子、手套、襪子和套衫。
編好后,就利用鉤針在衣服的適當的地方,裝飾上一些花朵,讓整件衣服看起來更加美觀,這就是鉤花。鉤花的鉤針一般是金屬的,鉤花時,用左手小指控制進線的鬆緊,左手大拇指捏住線頭一端,右手執鉤針在線上作挑、繞、轉、鉤、放等動作,進行編結。有些心靈手巧的婦女會用鉤針鉤出整件衣服。
棒針編結的毛衣質地厚實,彈性強,鉤花編結的衣服蓬鬆,立體感很強,更具藝術性。
記得民間婦女的絨線編結在春秋兩季最盛。因為春天和秋天涼爽,手不出汗。冬天太冷,手指僵硬,夏天太熱,手掌出汗,都不是編結的最佳時節。那時,大部分婦女會編結毛線衣,小部分不會編結的婦女,也會買來絨線請別人代為編結。民間的婦女一有空就會拿起棒針挑上幾針。有些婦女也會挑燈夜戰,趕制毛衣,給冬天的家人添置保暖的毛衣。那時,附近編結絨線的婦女往往會走攏來,三個一群,五個一堆,聚在一起,嘴不停地談一些瑣事,手中的針也不曾停過,看似分心了,卻不曾編錯過。有些熟練的婦女,眼睛根本不用看手中的針線,那情景甚是悠閑自在。那時編織絨線也成為小女孩的玩意兒,她們會學大人的樣子,把大人編剩下的小團絨線據為己有,歡喜地拿著針,也學大人的模樣,有模有樣地編結。編織手藝就這樣在玩中扎根在那個年代的女孩心中,這也可見當時絨線編織的盛行。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婦女們也投入創業的洪流,不再有閑心去侍弄這種“女紅”,絨線編織也交給了機器,在市場上就可以買到現成的衣、帽、圍巾等絨線制品,而且花樣繁多,做工精細,選擇的余地很大。婦女們慢慢生疏了這種“女紅”,手工絨線編結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偶見幾個賦閑在家的婦女編結絨線隻為打發生活的無聊。
結社編織 產品遠銷國外
在甌海區仙岩街道,鉤花這項民間傳統“女紅”仍在流行,且成為當地的特色文化和產業。
在這裡你會看到婦女們仍然是三個一群,五個一堆,腳下的塑料桶裡放著絨線,手中一枚鉤針,引著線,一邊閑聊,一邊編結,那悠然自在的絨線編結情景會讓你感覺到時光在倒流,讓你回到了從前。不同的是,現在的仙岩婦女們,不是為自己編結絨線衣,而是“為別人做嫁衣”,她們把這項傳統的“女紅”做得活色生鮮,做成了遠近聞名的產業,編結的鉤花產品遠銷國外,她們的日子就在一針一線中滑過,生活也在一針一線中如花綻放。
仙岩婦女的絨線編結是屬於鉤針編結工藝,一枚金屬鉤針專門編結花瓣,然后朵朵花瓣串成的圍巾、帽子、衣衫等,富有浪漫的藝術氣息,極具裝飾效果。當地村民說,仙岩的鉤花編結手藝已有50多年歷史,家家戶戶的婦女都會這門手藝。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仙岩回鄉的華僑青睞家鄉這種鉤花,就帶到國外銷售,國外市場隨之打開。仙岩婦女也重拾這門手藝,她們鉤的衣帽、圍巾等都由當地華僑遠銷到西班牙、意大利、法國等地。仙岩婦女坐在家門口就可賺到外國人的錢。目前,仙岩從事鉤花經紀人工作的有十幾位婦女,參與鉤花的婦女有1000多人,年創收300多萬元。鉤花不但有效地增加了家庭收入,還豐富了人們的業余生活。
說起仙岩鉤花,不能不說蘇香媛。她是當地展示這種傳統技藝的代表人物,經常代表甌海參加各類非物質文化展演,還獲得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稱號。在展演現場,她巧手鉤花的場景總引來很多人圍觀,鉤花產品讓人們愛不釋手,成為選購的熱點。鉤花產品也從當初單一的圍巾,衍生出鉤花衣服、帽子等等。出眾的鉤花技藝成了蘇香媛主要的家庭經濟支柱。她還成立了鉤花藝社,於1993年開始從事鉤花來料加工經紀人工作,從華僑那裡接過鉤花業務,並將這些業務以及材料分發給周邊的婦女,由她們完成。蘇香媛因為多年的經驗積累,做事細致,為人真誠,已成為仙岩最有名氣的鉤花經紀人。現在從她這裡拿料的婦女有700多人,她全年發給她們的工資就有50萬元之多,她本人年收入也有五六萬元。“鉤花”這門手藝不僅改善了蘇香媛家的生活,還帶動了仙岩、麗?這一帶的婦女們,讓她們在不耽誤工作、家務的前提下貼補家用。
如今很多傳統的民間工藝不是已經消失,就是瀕臨消失,都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尷尬,而仙岩小小鉤花技藝生命力卻依然旺盛,無需煩惱后繼無人,自有仙岩的農家女用自己的靈心慧質,讓這項傳統技藝綻放花樣的風情。(周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