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新加坡特約記者 邱明達】11月27日,102名中國籍司機在新加坡因“歧視性工資”罷工進入第二天。盡管26日晚間,雇主SMRT公司與司機們經過協商后,發表聲明稱將研究他們的訴求。不過,由於對公司的不信任以及對磋商結果不滿,27日早上,仍有超過半數的司機以請病假的形式拒絕復工。據最新消息,新加坡人力部和交通部27日將此次事件定性為“非法罷工”。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已與新政府人力部取得聯系,要求新方根據當地法律保護中國工人的權益,使館將密切關注事件進展。
據新加坡當地媒體報道,SMRT公司26日晚表示會考慮中國籍司機的訴求,並稱司機們會於第二天如期上班,但27日上午,仍有60名司機沒有復工。警方上午接到報警后趕到職工宿舍,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工業關系署副署長也前往職工宿舍勸說,經過溝通后。大約十多名司機同意下午復工。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其余的司機仍處於罷工狀態。
在接受新加坡本地電視台採訪時,一名參與罷工的司機表示,希望新加坡有關部門採取行動,仔細調查造成司機們罷工的原因,希望SMRT公司能正視司機的訴求。據報道,此次罷工的導火索是近期該公司的馬來西亞籍司機得到了275新元的加薪並獲得了相當於一個月薪水的紅利,但中國籍司機隻得到了75新元的加薪並且沒有任何獎金。
新加坡人力部和交通部27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將此次事件定性為“非法罷工”。人力部代部長陳川仁表示,政府將嚴肅對待這起事件,雖然這些人的遭遇值得同情,但非法罷工嚴重破壞新加坡的工業關系,絕不能容忍。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由於歷史和經濟原因,新加坡發展高度依賴對外貿易和海外投資,因此穩定的經濟環境以及和諧的勞資關系成為政府關注的重中之重。新加坡法律對於罷工有嚴格的規定和限制,目的是減少罷工對經濟環境產生的影響,增強海外投資者對新加坡的信心。
正是由於對罷工的嚴格管控,在過去30年間,新加坡隻在1986年發生過一次60多名港務工人參與的罷工行動。新加坡法律規定,如果基礎服務從業者未能在14天之前通知有關部門而擅自舉行罷工,即可被定性為非法罷工,將面臨高達2000新元的罰款或6個月的監禁。正是由於罷工的高度敏感,新政府、媒體及公眾大多以勞資糾紛形容雇員與雇主之間產生的摩擦。
新加坡輿論高度關注此次罷工事件。《海峽時報》在報道中稱,此次事件將促使政府重新審視新加坡的外國勞工政策,並評估國家經濟對於外國勞工的高度依賴性。《聯合早報》則呼吁參與罷工司機採取合法的渠道表達訴求,而不是通過這種嚴重影響公共服務的方式來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