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09: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本文作者張亮在荷蘭海牙李鴻章五星級大酒店內留影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 題:海外華媒從業者的“百態人生”情感篇:忘不了那段“愛”
作者 王海波
編者按:海外華文媒體為僑胞們提供著祖國和居住國的各種信息,更憑借其獨特性服務於海外華僑華人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運營中的海外華文媒體數量在300家以上,分布在全球近50個國家。這些華文媒體擁有龐大的從業人員隊伍,這個群體每天關注著當地華人社會點滴的同時,自身也經歷著精彩的故事。
中國僑網、中新網華人頻道日前推出主題策劃《海外華媒從業者的“百態人生”》,集結多國華文媒體記者編輯在海外的經歷和感觸,以生活篇、工作篇、情感篇等陸續呈現給廣大網民讀者。通過這個群體的故事來講述不同職業華人的百味人生,印証海外華人社會的變遷。
忘不了與德國小姐的那段“愛”
講述人:法國《歐洲時報》駐荷蘭特約記者 張亮
90年代初,正值而立之年,我來到了舉世聞名大師梵高的故裡——荷蘭。剛剛開學,緊張的學業,忙得一時顧不上欣賞這絢麗多彩的風光,一轉眼三年過去了,終於五年的學制,提前畢業了。可是,新的問題卻擺在面前,品學兼優的成績,沒有荷蘭語的基礎,又去哪裡找到合適的就業機會呢?說來也巧,經朋友介紹,有機會來到荷蘭最大的華文媒體《華僑通訊》擔任主編,憑借著當年在中國國內做記者和編輯部負責人的經驗,無論在編排、設計、印刷都不在話下,一干就是五六年。
記得當時,《華僑通訊》無論在荷蘭社會還是華人社會都有著巨大影響,政府為了扶植華人文化,每一年都從阿姆斯特丹市地方政府財政預算文化經費中拿出若干部分補貼報紙。因為當時在荷蘭沒有一份像樣的中文讀物,所以,當地華僑華人都非常喜愛我們的報紙。
由於報紙的影響力迅速擴大,一些當地國際友人為了學習中文,也經常來報館尋取最新出版的報紙。記得90年代初,一位來自德國慕尼黑的美麗姑娘馬瑞姆,非常熱衷學習中文,為了學習中文,每月定期來報館領取報紙,每次看完都要和我攀談與交流一下這期報紙的內容。
日子久了,這位德國小姐便主動提出和我相愛,她滔滔不絕談論著中國古老文化,對老子、孔子、庄子都表示極為敬慕和贊賞。她還特地將她的父母帶到我這裡來相識。每次來,她的爸爸媽媽總要帶些德國藝術畫冊送給我。
馬瑞姆家人對我很器重,他們認為我在做著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業。他們家人經常對我表示,中德兩國都是有著淵源歷史文化的國家,又經歷了漫長的戰爭年代,兩國應該有著相同的命運,雖然沒有去過中國,但是對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希望我能和他們的女兒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眼間我和馬瑞姆相識已經將近一年了,而且這一年,我在工作中逐步摸索出經驗,基本上走入成熟階段。可是,好景不長,在我進入報館最后這一段時間裡,政府對報紙的經費停撥了,報紙隨時有停刊的可能。
在那段日子裡,報紙由於經濟問題,出了停、停了出,在報社幫忙的人都相繼不做了。而也就在此時,馬瑞姆的爸爸告訴我一個不幸的消息,經醫院檢查,馬瑞姆得了白血球壞死症(實際就是血癌),醫生說隻能活1-2年,要去英國最好的醫院才能維持生命,還要經常換血。接連的不幸消息重重打擊了我,報紙即將倒閉、馬瑞姆又得了血癌……由於工作原因,我還不能離開荷蘭,也隻好天天打個電話慰問一下,真願上帝有回天之術挽救這個美麗善良的姑娘。
馬瑞姆去了英國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還堅持在醫院裡繼續學習中文,我通過朋友為她帶去從祖國寄來的中國畫報送給她,希望她早日康復。可惜,在英國治病的日子裡,我再也沒機會見到她,連張照片都沒有留下,這是我最為后悔和惋惜的事情。現在我還清晰記得,她以前經常說要和我一起去中國,看看萬裡長城,看看中國的亭台樓閣,看看甲天下的漓江桂林,談的是那麼開心,充滿了對新生活的渴望……
2001年,馬瑞姆的爸爸媽媽從德國專門來看望我,向我講述了年僅23歲的馬瑞姆直到在生命最后一息時刻,還拿著我送給他的中國書籍,告訴她的爸爸媽媽希望有一天會見到我。聽到這裡,我再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悲痛,眼淚奪眶而出。《華僑通訊》這份我熱愛的華文報紙伴隨著我生活,隨著它生命夭折,也記錄著我和這位熱愛中國的慕尼黑姑娘的愛情。
在《華僑通訊》倒閉那些年的日子裡,我的心,時常思念著馬瑞姆和這份華文報紙的命運,我幾乎每年都要到這家報館前留張影,去觀察一下周圍環境變化,現在已經養成了習慣,年年必去,有時會帶著我的朋友一起來參觀一下我當年工作場景,講述這段華人最早的媒體興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