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中亚土地上的“师徒情”

2019-05-21 11:55:04来源:海外网
字号:

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当今科技、经济、文化日益发展进步的21世纪,中国中铁秉承“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各界文明交汇的中亚地区,在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中铁员工和属地国建设者的浓浓情谊在这里展现得如诗画般美好,而这位叫玛尓展的哈萨克斯坦姑娘与她的中国“师父”就是这些美好故事的亲历者、实践者和见证者。

这位哈萨克斯坦姑娘同其他留学生一样,在几年辛苦求学之后,热爱中国的玛尓展为了自己祖国的繁荣发展毅然放弃了留在北京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国发展。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回到哈萨克斯坦的玛尓展从网上看到中铁建工集团哈萨克斯坦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玛尓展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既能帮她实现报效祖国理想又能发挥自己留学经历优势的机会,成为了中铁建工集团哈萨克斯坦有限公司的一名商务翻译。

作为一名刚加入中资企业的外籍新人,玛尓展虚心好学,经常向同事们请教专业技术问题。踏实勤奋的玛尓展很快被同为俄文翻译的王鑫赏识。看着初为翻译的玛尓展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时常状况频出,王鑫仿佛看到了刚入职的自己,他决定帮帮这个未得要领的新人。每天工作结束,王鑫会叫上玛尓展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当天工作中的翻译问题。玛尓展也紧紧地抓住王鑫这个“靠山”,主动请王鑫到施工现场指导自己工作。看着玛尓展一天天的进步,王鑫很是欣慰,他郑重地把自己多年的工作学习笔记交给了玛尓展。熟悉中国文化的玛尓展接过这厚厚一摞的“绝学”,心里很是明白,她找到师父了。

时光如梭,转眼间玛尓展已经能够在施工现场独当一面,王鑫开始把一些重要文件的翻译工作交给玛尓展,引导她慢慢走进项目管理中心工作。日积月累、耳濡目染,玛尓展的视野也越来越宽,在埋头搞翻译的空档,思考起项目管理遇到的难题。由于管理方式和标准规范上的差异,初到项目的哈萨克籍工人很难跟上项目工作节奏,“工作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的抱怨和牢骚一直是工地上除去机械轰鸣外的主旋律。为此,玛尓展在工作之余主动找工人们聊天,详细了解工人们的工作困难,在分析对比了中哈工人工作方式差异后,同师父王鑫一同向项目部建议推行中国“工长带班”制,有了中国工班长带头指导,哈萨克籍工人很快适应了项目工作环境,项目部的一项管理难题迎刃而解。作为土生土长的哈萨克斯坦人,玛尓展用自己的本土思维和视角弥补了中国管理团队的思维盲区。作为师父的王鑫欣慰地看着璞玉褪去束缚,展露光华。

如今玛尓展已经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商务翻译。她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师父王鑫,“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师父,我会继续向师父学习,有机会的话,我也会带一个中国徒弟”。听到这番话,王鑫却谦虚的说“我可算不得玛尓展的师父,在项目属地化管理上,我可是要向她多多求教”。

玛尓展和王鑫的师徒故事只是中外人民交流互动、文化包容、经济互助的中外友谊的小小缩影。当前,无数中外建设者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下,正以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和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向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宏伟目标奋力迈进。(牛子嘉 王晓,单位:中铁建工集团国际工程公司)



责编:刘金鹏、张青津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