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人正给非洲带来巨变 仍在创造新机遇

2017-12-04 08:15:05来源:参考消息网
字号:

中国工人和肯尼亚工人在中航国际的内罗毕工厂一起组装卡车。(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参考消息网12月3日报道 美媒称,寻求低成本的中国中型制造商不畏艰难险阻,漂洋过海前往非洲大陆投资办厂,给非洲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27日报道,2014年,一家中等规模的中国制药公司开始考察在埃塞俄比亚设厂的可行性,同年,规模是其20倍的西方公司葛兰素史克也在探讨此事的可能性。两年后,做了多次可行性研究的葛兰素史克决定暂缓投资埃塞俄比亚,理由是该国市场规模有限,收入水平偏低。而与此同时,人福医药集团的新厂已在埃塞俄比亚破土动工了。

报道称,眼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被吸引到非洲市场。一项麦肯锡大型调研项目报告给出了新数据:在非洲大陆的中国企业目前超过1万家,而10年前只有2500家。推动这股“非洲投资热”的是一批规模适中的中国企业,这些企业一方面要足够大,得有走出国门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足够小,小到非洲发展中国家所能提供的增长机遇还算可观。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过去10年在非洲总计投资340亿美元,雇用非洲当地员工多达数百万人。意外的是,麦肯锡的调研报告称,在非洲的中国公司90%都是私营企业,而非国有企业。这些私营企业的非洲雇员比例高达92%,经理级别的非洲雇员比例为47%。相比之下,中国国有企业的非洲雇员比例为81%,经理级别的非洲雇员比例为35%。与中国建交的所有52个非洲国家都获得过来自中国的投资,其中投资额最高的五大投资目的地分别是南非、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赞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

报道称,30年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还低于很多非洲国家。而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经验的企业家,知道如何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兴业。麦肯锡的调研报告指出,非洲的中国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制造公司占非洲大陆中国企业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多是从在华外资工厂里历练出来的,且常是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然后一步步在中国建起了自己的工厂。

温州人孙坚(音)小学毕业后便没上过学,从13岁开始在外资工厂打工,在好几家皮革加工厂摸爬滚打过,最后才开了自己的厂。21世纪前十年末期,中国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年增速超过10%,孙坚的工厂利润率受到挤压,他考察了几个海外目的地,最后选定尼日利亚。2011年,他在尼日利亚建了一家大型瓷砖厂,雇佣规模现已达到1100人,利润率比国内高出40%。

报道称,除经济利益外,中国制造商纷纷奔赴非洲还有别的原因。当被问到在一个频繁断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国家建立技术型工厂是否觉得任务艰巨时,人福医药集团埃塞俄比亚负责人唐玉忠(音)谈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他说:“几十年前我们居住的地方连像样的屋顶都没有,就是铺些茅草,没有电也没有水。如果那样的情况都能建厂,埃塞俄比亚为什么不能?”

报道称,打入非洲市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前不久,赞比亚等非洲国家经历了经济衰退,不少投资者打了退堂鼓,一些企业家也纷纷离开,但不管怎样,中国企业家都给非洲大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美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已所剩不多,无法为发展中国家启动它们所需的工业化,而从历史上看,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全面经济增长的最可靠的道路。发展中国家的下一个机遇,可能仍是寻求中国企业家的帮助,发展出健康市场经济。

责编:樊小菲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