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董的“回忆杀”:25年前第一次打电话很紧张

2017-11-23 08:18:39来源:北京晨报
字号:

【老古董的“回忆杀”】我们如今使用的新式科技产品,也许就会成为明天的古董文物。明日,“2017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在保利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届时就会有一批昔日陪伴人们生产生活的科技产品,以老古董的身份亮相。上世纪20年代的自行车,40年代的电话,70年代的汽车,80年代的手机……这些现代人们眼中的古董,在历史上却曾带来一次次变革,为人们开启了一段又一段的新生活。

点击进入下一页

老古董之电话回忆

手摇电话时代只能单线联系

如今,电话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用品,但在100多年以前,电话技术却像今天的航天技术一样,神秘而高端。在本届文物国际博览会上,将有一批老电话与市民见面,全是古董级的文物。

“以前一说文物大家首先想到出土文物,其实这些老电话也是文物。”北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馆长车志红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他把自己压箱底的宝贝电话全带到了展会上,要让市民一睹电话“祖先”的风采。

展览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一部美国芝加哥电器公司1945年出产的手摇式电话机,淮海战役时,粟裕调度千军万马的主要通讯工具就是这款电话机型。1959年,粟裕在淮海战役中使用的电话原机被移交至军事博物馆,并被评为一级藏品。岁月变迁,如今这款电话已经鲜少出现。

车志红介绍,粟裕用的这款手摇电话机是美国在1945年才生产出来的。而在1948年到1949年进行的淮海战役期间,就出现了这款电话,说明当时美国还是非常支持国民党蒋介石的部队,把最先进的设备都给了他们。但最终这些装备还是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缴获了。“当年有老照片为证,粟裕在战场上使用的那种老电话机就是这个样子的。”车志红说,这种手摇电话只能是一对一通话,比如在前线和指挥部之间进行通话,不具有拨号自动选择功能。

车志红说,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电话的更新换代可没有现在这么快,世界上新出产一种电话机至少要卖二三十年。再往前推到100多年前,拥有电话生产技术的国家只有五六个,比现在拥有航天技术的国家还少,属于非常尖端的技术了。

点击进入下一页

讲述

25年前第一次打电话很紧张

市民王先生还记得,1992年的时候,家里装了一部电话机。因为上初中要住校,家里有电话比较方便联系。他记得那是一部白色的电话机,上面还有一个微型显示器,按下的号码可以在上面显示出数字。

“电话就摆在客厅的茶几上,刚装上的时候,感觉白色的电话机把整个房间都照亮了。”王先生说,在家里安装电话以前,自己还一直没有机会亲手给别人打电话。只是去父亲单位的时候,帮大人拨过电话。那还是一个带有圆形号码盘的电话,需要一圈圈转动,他只记得自己时常拨错号码,但他很爱听拨号时那种吱吱啦啦的声音。

家里装了电话后,王先生得到了自己打电话的机会。第一次打电话,他选择打给自己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学。“那时电话号码只有七位,但自己似乎对电话键盘很陌生,哆哆嗦嗦地按了半天。”王先生说,在听到电话听筒里嘟嘟的声音时,自己紧张得嗓子眼发干。当同学接起电话后,他甚至沉默了几秒钟,不知该说什么,过了一会儿才喊出对方的名字。不过,同学家也是刚装上电话不久,两个人都很新鲜,对隔着听筒讲话还有些不适应,说话的声音都很大。

老古董之手机回忆

三十年前买部手机四五万元

据北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馆长车志红介绍,今年是手机民用30周年。“1987年,广州举办全运会期间,第一次出现了民用手机,是摩托罗拉的。”车志红说,以前都是在商业、军事、工矿企业等领域使用手机,没有普通人用手机。从1987年开始,手机开始走入民用领域。“那时的手机就是大哥大,有人说是砖头手机。”

车志红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就开始从事销售手机和电话机的工作。“80年代末买一部手机要4万多元,全办完各种手续要5万多元。”车志红说,那时候人们的工资才多少呢?普通职工一个月大概只有二三百元。“80年代末,我们大学毕业刚开始一个月才挣78块钱。到90年代,经济活跃一点了,加上各种奖金等等,才能到两三百元。当时在一些大企业工作的人,现在叫白领,也就挣四五百块钱。”

那时一部手机卖那么贵,大部分都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致富的人,才有实力买这样的手机。车志红说,在上世纪80年代能用上大哥大,不亚于现在买一辆几百万的豪车了。

车志红还记得,那时北京一次只放200个手机号,一年也就放几百个号。买手机的人要连夜排队买号。而且全北京也没有几个卖手机的地方。“那时有线电话还没普及,哪有精力建太多的无线信号塔呢,所以资源非常紧缺。”车志红告诉记者,那时的手机号码跟现在也不一样,都是9字开头的八位号码。“后来出现数字通讯以后,大概是1995年前后,才有了139开头的手机号码。一般现在你看到1390的号码,至少已经用了20年了。”

讲述

第一部手机就像初恋般难忘

如果现在仍然有人使用非智能手机,那他一定是一个非常怀旧的人。70后钱先生现在仍在使用一部诺基亚非智能手机,不能上网,不能发微信。不过,它的优点也很明显,就是待机时间长,最少一星期。

当然,钱先生还有另外两部智能手机,但他仍然舍不得扔掉自己的老诺基亚。因为他人生的第一部手机就是一部诺基亚,他感觉这款古老朴实的手机,就像人的初恋一样珍贵。

钱先生的第一部诺基亚手机是1999年刚上大学时买的。他非常珍爱这部手机,总把它揣在上衣内侧口袋里。虽然有传言说手机辐射对心脏不好,但他从不在乎。就是用这部手机,他给恋人发去第一条短信。用这部手机,联系到自己人生第一份工作。这部手机他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从来没有磕碰一次。

现在,钱先生最初那部诺基亚手机因为电池老化已经不能使用了,他便从网上定制了一部外貌非常相似的手机。所有最重要的联系人的电话,都存在这部老诺基亚里。

30余件红色文物讲述历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博览会专门从私人藏家手中征集到一批红色文物,专门开辟展区,举办“红色之旅——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

经过层层筛选,40余平方米的展厅里,30余件“红色文物”静静陈列,再现那段峥嵘岁月。据北京古玩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征集到的展品时间跨度较大,从土地革命时期一直持续至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八路军使用过的抗战军邮,土地革命时期的《晋察冀日报》等均在展出之列。

此外,展厅里有一张老照片,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单。专家介绍,这幅照片长42.5厘米,宽29.8厘米,所用的相纸是上世纪30年代的进口相纸。《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关于《义勇军进行曲》最早的记载是1935年5月16日在《电通》画报创刊号上刊出的纸面。这张照片应是当时纸面图案的原照。

5000至1万部手机将继续巡展

据车志红介绍,在这次文物国际博览会上,市民会看到文博工作者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展览《科技改变生活——我们所经历的移动通信时代》。在这个展览里,观众可以看到科技逐步进化的过程。

“我们在这里展示了100多年前的照相机,100多年前的电话机, 100多年前的录音机等等,最终汇总为一个手机,让人们看到这种进化的过程。”车志红说,这次他带来了有两三百部手机,而整个展览中的手机有800多部。

“大家能看到最早使用的大哥大,一直到现代手机。包括第一款数字手机,第一款滑盖手机,第一款翻盖手机,第一款2G手机,3G手机,第一款能照相的手机,第一款能够发微信的手机等等,对老百姓来说有技术节点的手机,都会在这里出现。”车志红透露,在文物国际博览会结束之后,这个手机展览还会进行巡展,巡展手机要增加到5000至1万部。囊括从1980年代至今的大部分手机机型,基本上可以让市民看到所有大家曾经用过的手机。

■小贴士

“2017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于11月24日至27日在保利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博览会采取现场登记,免费换票方式入场。博览会期间(24日—26日)将连续三天开设免费讲座及免费鉴定专场。

按计划,将邀请到业界专家张如兰、刘学贤、刘加祥和吴宏武四位老师,讲座内容涵盖唐卡艺术、木器、古玩杂项等,鉴定门类主要为瓷器、木器、古玩杂项等。(记者 王歧丰)

责编:樊小菲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