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前不久带队中国高校代表团,赴奥地利考察。在与国外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该中心副主任程家财感受到了当地学生学中文的浓厚热情,“很多学生想来中国留学”。在他看来,这和学习者对中文和中国文化有兴趣分不开,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家有普遍共识——我懂中文,在将来会更有竞争力,无论是回到自己国家还是留在中国工作”。
程家财记得学生提给考察团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我到中国学习,将来能不能留在中国工作”。“这是现在学生关注的重点。”程家财说,“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来华留学人才招聘会的举办初衷,正和来华留学生的这种需求相关。”
中文是关键竞争力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面向来华留学生的招聘会,来华留学人才招聘会去年举办第一届,至今已举办4届,共汇集88家企事业单位,吸引了8000名来华留学生,涉及招聘职位1200余个。“从企业的满意度回访表明,招聘符合预期的企业达到参展企业的90%以上。”程家财说。
在日前刚刚在京落幕的第四届来华留学人才招聘会上,从早上10时招聘会开始到下午4时结束,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展台前,投简历的来华留学生一直在排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留学生,我们带的材料都不够了。”现场负责招聘的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李涛,感叹自己从事人力资源工作20年来感受到的变化,“中国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人才。”
当天上午,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收到的简历中,求职者的求职岗位集中在“管理类”和“IT类”。“对于想在中国就业的来华留学生来说,就业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文水平。如果在中国就业,大多需要和中国团队合作,较强的中文水平是自身竞争力的核心。”李涛说。
正在用流利的中文和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员交流的浙江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大学四年级学生唐伟新,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市。他从高二开始学中文,目标便是到中国工作。“几年前,我看到中国发展很快,就开始努力学中文。希望到中国留学,到中国工作,这些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唐伟新说。
扎克斯(左一)和同学在招聘会现场
中国发展带来工作机会
据程家财介绍,今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交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允许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无需工作经历),为我国引进国际优秀人才进一步放宽了条件。
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不少来华留学生实现了在中国工作的愿望。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米沙正在北京语言大学攻读国际政治专业硕士,中文说得很地道。他已经从求职者转变为代表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招聘人员之一。“我去年通过来华留学人才招聘会找到目前工作的公司。虽然还没有正式毕业,但我希望留在这个公司工作。”米沙从小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大学读的是东方学专业,“中国发展很快,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同样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扎克斯,正在中国石油大学读研究生,专业是地质工程。因为专业性较强,在招聘会上并未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但他还是准备在中国找工作。“中国发展非常快,工作机会多。”和扎克斯结伴而来的一名同学接过扎克斯的话说:“我们都希望在中国工作。”
企业看重双重文化背景
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北京途伴云游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参加招聘会,它提供的多是实习岗位,吸引了不少正在读大一、大二的来华留学生投递简历。“有来自欧洲、亚洲、北美等地区的学生来投简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饶良说,“我们的公司在瑞士起航,不少业务在国外。想借助来华留学生的双重文化背景,放大他们的优势,为我们拓展国际市场。”
和北京途伴云游科技有限公司一起亮相招聘会的,还有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中关村科技创新型企业。“这是招聘会的一大亮点。前几届招聘会主要以大型企业为主,今年参会的企业,有不少中小型的高科技型企业。”对此“变化”,程家财认为是“企业的发展需求”使然。“这些高科技企业跟海外有很多业务往来,产品也需要走向国际。来华留学生具有双重文化背景和双语优势,这些素质正是企业所需要的”。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正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来华留学生作为我国高校培养的国际人才,既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语言,又具备专业素养,无疑是重要的人才资源 。”程家财说。(记者 赵晓霞 文/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1月03日 第 09 版)
责编:樊小菲、李瑞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