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刑警助学18载 让30多名儿童继续学业

2017-10-10 15:33:15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叔叔阿姨们,这次想和你们分享一个好消息,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现在我已考研成功,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了!”不久前,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分局刑警大队的民警收到一封来自清远连南的信,写信的孩子小皓向资助自己7年的叔叔阿姨们表达了感谢。

7年前,小皓的父亲接受了肾移植手术,用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小皓准备上大学的费用成为了家里急需解决的问题。海珠分局刑警大队得知后“管”起了孩子的学费,帮助他完成了高中和大学本科的学业。

实际上不止是小皓,自1999年来海珠分局刑警大队的民警已帮助30多名连南贫困儿童走进学堂或完成学业,累计助学款项30余万元。而今,这些孩子有的已完成学业,有的进入政府部门,还有的成为人民警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刑警叔叔们的关爱。

偶然“义举”传递18年

海珠刑警与连南之间的缘分要追溯到1999年的夏天。

那一年,海珠分局刑警大队的民警出差到连南,被当地艰苦的生活条件深深震撼。有些镇子会时不时停电,道路都是窄窄的土路,一下雨便满是泥泞,当地派出所民警工作都靠自行车或步行爬山,且收入微薄,不少民警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出差回到广州的办案民警向同事们转述了当地的情况,特别是4名民警遗属的困难情形。“那是你想象不到的贫穷,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海珠刑警大队的民警告诉笔者,由于当地家庭的经济来源几乎都靠男人,一旦支柱倒了,整个家庭也就坍塌。

刑警大队党总支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刻做出决定:发出助学倡议,帮助这4名民警的7个孩子完成学业。全体民警二话不说立即响应,第一次就凑足6000元学费,民警们还另外购置了一批文具、图书,赶在2000年9月孩子入学前送到他们的手中。

本是一次“偶然”的义举,却因为情感的延续成为刑警大队的传统,一帮便是18年。

多年来,刑警大队人员频频变动,但每一位来到队里的刑警都自觉地接过接力棒。每年的七八月,都会有民警来到连南孩子的家中送上学费,了解他们的近况,并和他们谈心。“当时也没想到能够坚持这么久。”海珠分局刑警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如今受帮助的孩子不仅是连南民警遗孤,还包括辅警及当地困难家庭的孩子。

受助孩子圆了“警察梦”

小鑫的父亲原在连南交警部门工作,1997年因肺癌去世,小鑫和姐姐跟着妈妈相依为命,面临辍学。据民警回忆,小鑫的家中极为简陋,几十平米的屋子、黝黑的墙壁,打开菜橱只有白粥、青菜和干笋,而这就是姐弟俩日常的午餐。

2000年8月,当海珠分局刑警大队的民警将学费和学习用品送到小鑫手中时,他激动得快要流下眼泪:“但我忍住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

从此以后,小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写信给远在广州的叔叔阿姨们“汇报”学习近况,诉说生活上的烦恼。笔者打开厚厚的一摞信封,里面有小鑫从稚嫩到成熟的字体:班上有成绩拔尖的学生,小鑫不甘落后,会向叔叔阿姨们表决心;遇到不喜欢的作文课,也会偷偷“吐槽”;认识了新朋友,期末考试考了理想成绩会第一时间与叔叔阿姨分享……

而姐姐小淼总会用漂亮精致的信纸写信,向叔叔阿姨们嘘寒问暖:“现在家里没什么事你们不要挂心”“工作不要太操劳,要多锻炼、多休息哦!”

去年,小鑫如愿考入了警队,并成为连南派出所的一名警察,希望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当孩子成长路上的“心灵导师”

作为首批受资助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小岩父亲因公殉职时他才刚刚5岁,母亲没有工作,父亲突然离世,家里的生活一下陷入贫困。

海珠分局刑警大队的民警在走访后感到,对于身处山区在艰苦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而言,除了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要在心灵上予以抚慰,重拾孩子的生活信心。小岩从小就想做一名警察,但因为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而本人在体育方面比较擅长,进入高中后便成为一名体育特长生。

然而,高二那年,一次意外让小岩的膝盖骨受伤,医生断言小岩以后都不能从事体育锻炼了,这让小岩陷入沮丧。刑警大队的民警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前往医院探望小岩,鼓励他继续学习。每年到连南时,民警们都会为小岩带去复习资料,并帮忙咨询治疗腿伤的办法。

“他们就是警队所有人的孩子。”海珠分局刑警大队教导员沈警官说,和孩子们写信、电话沟通早已成为海珠刑警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孩子的每一封来信都被认真阅读、解答并予以珍藏。有时从来信中他们发现孩子情绪低落,便会专门电话访问,进行劝导和安抚,让孩子乐观地面对生活。

“叔叔阿姨们,非常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帮助我渡过各种难关,谢谢!”小岩在2014年春节时写信问候,在叔叔阿姨的鼓励下,他认真复习功课,尽管没有成为一名警察,但目前进入连南的政府部门工作,继续为连南的乡亲们服务。(吴珂)


责编:马泽晖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