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潮:共享丝路遗产 共建丝路文明

2017-09-19 18:56:09来源:海外网
字号:

381880452.jpg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王洋 摄)

海外网敦煌9月19日电(姜舒译) 在9月19日举行的“丝路文化发展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从六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

宋新潮表示,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变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应该说成果丰硕。"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正是“一带一路”的古代文明之路的集中体现。将这些珍贵的已经传承了四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珍贵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以下为宋新潮文章全文:

共享丝路遗产 共建丝路文明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宋新潮

随着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的深入研究,现在对"丝绸之路"的内涵有一些新的进展。这些进展大概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

第一方面,"丝绸之路"现在已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西域,还包括了中亚、西亚、印度,实际上也包括了日本、韩国。我们知道还有"海上丝绸之路",所以又包括了东南亚、南亚、太平洋以及地中海地区。

第二方面,过去讲"丝绸之路"是一条路,但是这些年通过各个方面研究,我们可以认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不间断的网络体系。由于不同时期的政治、宗教、自然等因素,"丝绸之路"的走向都有明显的变化,由此构成了一个网络,而不仅仅是一条路。

第三方面,"丝绸之路"并不只有丝绸的贸易,还有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一些艺术品、工艺品,甚至还有植物、动物的贸易。事实上,我们今天吃的很多东西都是通过丝绸之路运到中原地区。另外,"丝绸之路"在海上的贸易部分,瓷器占很大的比例,所以"海上丝绸之路"又叫做瓷器之路。

第四方面,"丝绸之路"最大的价值应该是文化上的交流。中国与不同国家、民族的交往,促进了东西方双向的文化交流。在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关系好的时候,这种文化交流畅通无阻;在关系不好、敌对的时候,文化基因也通过不同形式在交流,这些成为"丝绸之路"始终保持了活的流动的重要因素。

第五方面,"丝绸之路"是各民族和国家共同创造的。"丝绸之路"上的许多城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丝绸之路"的维护以及东西方的交流盛况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六方面,在张骞之前,"丝绸之路"这条道路已经是打开的。比如在整个新疆,包括在阿尔泰地区,发现了战国时期的丝绸,更早的,在安阳地区,人们发现了新疆的和田玉。在甘肃也可以看到东亚地区的珠子,包括一些工艺品。这样,整个"丝绸之路"的年代就大大地往前推了。

有鉴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对话,推动文化的多样化、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地区的和平。从1990到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后五次组织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丝绸之路"各个路段进行了考察,重点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协作,来推动"丝绸之路"的推进。

2007年,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五个国家,联合建立了协调委员会。中国和乌兹别克共同担任双主席。经过专家的共同协商,总结出"丝绸之路"应该是一个廊道的概念,并以此进行申遗。

除了我们申请的长安、天山廊道之外,在中国还有12条廊道需要我们不断地恢复,包括南亚廊道,南方"丝绸之路",这些申遗我们在正在做。此外,还有北京的草原廊道,这个廊道牵扯到草原廊道和整个沙漠"丝绸之路"的通道。我们做的工作还有"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

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变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应该说成果丰硕,将这些珍贵的已经传承了四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珍贵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第一,"丝绸之路"申遗的实施是“一带一路”重要的文化和历史的基础,同样也是深化民心相通,包括民心相融的关键所在。第二,作为跨国申遗,"丝绸之路"也是在国际规则框架下加强国家间文化交流的平台。第三,"丝绸之路"的保护,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这个地区的历史,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文明。第四,"丝绸之路"的跨国联合申遗,有助于文化遗产促进在地区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丝绸之路"的文物保护工作,应该成为我们“一带一路”建设的非常重要的内容。

宋新潮简介

姓名:宋新潮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1年12月

民族:汉族

籍贯:陕西富平

简历:

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学位。

1980年9月,西北大学历史学本科生;

1984年9月,西北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生;

1987年7月,西北大学历史系教师;

1987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研究生;

1991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4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5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干部二处副处长;

1997年2月,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考古管理处处长;

2000年2月,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副司长;

2003年2月,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副司长、巡视员;

2005年5月,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其间: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挂职担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计划发展部副主任);

2010年2月,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宋新潮同志分管督察司、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文化遗产司)、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

责编:李瑞辰、朱剑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