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增:商媒体合作 架友谊虹桥

2017-09-19 17:16:44来源:海外网
字号:

135939992.jpg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丹增(王洋 摄)

海外网敦煌9月19日电(姜舒译) 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图景,中国提出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美好前景。对此,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9月19日在丝路文化发展论坛上表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基础”“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

丹增认为,丝路相关国家人民国情各有不同、文化背景也各异,怎么才能促进和实现民心相通?理念和文化的相互认同是民心相通的纽带和桥梁。民心相通之桥,要靠媒体去搭建,也要靠文化工作者去铺设。

以下为丹增发言全文:

商媒体合作 架友谊虹桥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丹增

中国历史上最具雄心壮志的皇帝之一,也是千年“丝绸之路”的缔造者汉武帝刘彻曾亲赋《天马歌》一首,气势豪迈地抒发了“凿空”西域之初敦煌地方的风云际会——“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体容与兮遫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中国的代称。“今安匹兮龙为友”,是热爱和平、珍视友谊、崇尚世界各国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始终不改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与龙为友,与中国龙同声气、与中国龙共命运、与中国龙齐腾飞,共同维护天下的繁荣、和平与安宁,既是2000年前汉武大帝初通西域、开辟“古丝绸之路”的宏愿与梦想,也是如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主旨与愿景,当然也是我们今天这个“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丝路文化发展论坛”所要表达的主题和立场。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新闻和历史是一对同胞兄弟,新闻就是历史的初稿。古人认为当时是“新闻”的,今天已成为历史资料;今人认为是现在“新闻”的,明天也将成为历史。这就是新闻与历史的辩证。今天济济一堂的各国新闻媒体的朋友们,都是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历史的记录者、书写者和塑造者。因而身上有重任、笔下有千钧,正在协力同心编写着一部历史巨著——一部留给未来、留给全世界、留给子孙后代的伟大的“一带一路”合作史、发展史。

追溯“一带一路”的历史,人们总是将“张骞通西域”作为最初的源头。至今在敦煌莫高窟仍保存较为完好的第323窟北壁西端一组五幅连环壁画,表现的就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场景——这当然也是自古以来敦煌与“丝绸之路”割不断的血脉渊源的有力佐证。自从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拓荒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算起,“一带一路”就同媒体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史籍记载,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尽艰辛,凡十三年,最远到达今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富汗等国疆域,归来后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他的这些报告成为《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资料的最初来源。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开篇第一句话便讲:“大宛之迹,见自张骞。”并称:“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之。”由此可见,张骞不仅详细报告了他的亲历所见,对他人的传闻转述也详加采访。尽管当时现代意义上的传媒还远未出现,但张骞出使西域的这些行为已经非常接近于今天的新闻采访。张骞后来被封为“博望侯”,史载汉武帝刘彻之所以赐予张骞这一封号,乃取其“博广瞻望”之意。而“博广瞻望”,正是当代传媒精神的核心理念之一,普利策对新闻媒体的一个经典比喻如今早已经深入人心,他说:“新闻媒体是时代和社会的瞭望塔!”

今天的史学界,提到张骞,加冠于他的是三顶“帽子”,称他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外交家、旅行家和探险家,似乎已成定论。而在我看来,他更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新闻记者的先驱,他的西域之行则是“古丝绸之路”上最早的一次跨国采访的壮举!

新闻传播学上有个著名的理论,叫李普曼的“拟态环境论”,认为人们眼中看到的世界其实都不是完全真实的世界,而是媒体呈现给他的世界,是一种“拟态环境”。媒体呈现什么,人们才能看到、听到什么。这也充分证明了媒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如果没有媒体作我们的耳朵、眼睛和鼻子,帮助我们大脑思考,那么我们面对的就将是一个比聋子、瞎子、傻子感觉还要糟糕的世界。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图景,中国提出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美好前景。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基础”,“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那么,沿线国家人民毕竟国情各有不同、文化背景也各异,怎么才能促进和实现民心相通?理念和文化的相互认同是民心相通的纽带和桥梁,这其中新闻媒体起着至关重要、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民心相通之桥,要靠各国媒体共同去架设。

由此,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各国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处于先导者的地位。各国媒体间的合作成效如何,将是“一带一路”战略成败的关键。

世界上的文化、文明,形态各异,多元多样,各有千秋,任何一种文明都一定各自有其独特之美,只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其文明之美还没有被他国人民充分发现。“发现”,正是现代传媒的主要功能之一,各国媒体均应将“发现他国之美”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中国古代先贤有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但对他国的“恶趣味贬损”必然会伤害人民的感情和互信,为民心相通设下障碍。各国媒体,应该对友邦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包容。

从PC机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以及正在蓬勃兴起的宽带网、大数据,每一次信息传媒技术的进步,都带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谁掌握着信息传媒领域的核心前沿技术,谁就拥有了核心的、领先的国家竞争力。信息传媒基础设施已经变成比水电气路等更为重要的基本建设。“一带一路”媒体合作,理应将信息传媒技术合作视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合作领域。

丹增简介

丹增,藏族,生于西藏比如,13岁到内地求学,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现任中国笔会中心会长。先后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顾问,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西南大学、四川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出版的学术著作有《文化产业发展论》《文化慧眼读云南》《为了人人都享有的权利》《驼峰飞虎》《司岗里女人》。出版散文集《小沙弥》《小活佛》《我的高僧表哥》《阿妈拉巴的酥油灯》《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小沙弥》翻译成英文、阿拉伯文、匈牙利文出版。先后荣获“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十大人物”、“2007年中国创意产业杰出贡献奖”、“2009年亚太文化产业成就展特别荣誉奖”、“2010年台湾鹤山文化艺术勋章”、“2013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终身成就奖”。小说《神的恩惠》获“中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江贡》获“2011年《百家》小说奖”、“2012年《小说选刊》双年奖”;报告文学《太平洋风涛》获“亚州华人文学奖”;散文《童年的梦》获“十月文学奖”,《生日与哈达》获“2009年中国优秀散文奖”,《丙中洛》、《雪域路之梦》、《阿妈拉巴的酥油灯》分别获人民日报2011、2013、2015年度征文优秀作品奖。

责编:李瑞辰、朱剑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