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时:多国为次贷危机“买单”十年 谁能高枕无忧?

2017-08-15 14:43:00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摘要:十年前的浩劫引起的后怕阴影难消,普通人难以了解在这些强力监管措施的背后究竟是何种现实。问题是,叱咤风云的精英们无论危机与否总是赢家,他们的高见怎能让人高枕无忧呢?

中新网8月15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日前刊文称,十年前发生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虽说作为那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巨震”的震中,美国经济似乎较快地恢复了元气,但许多被迫“买单”的经济体却因强烈的震波而从此一蹶不振,比如因欧债危机而至今无法脱困的南欧国家,或是因那场经济危机而陷入浩劫的阿拉伯世界。十年后的今天,大家是否能高枕无忧了?重新审视当时及后来发生的一些事件,也许有助于保持清醒和警觉。

资料图:IMF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顾问莫里斯·奥伯斯费尔德(左二)表示,全球经济2017年的增速将为3.4%。 中新社记者 刁海洋 摄

文章摘编如下:

2007年8月9日,由于法国巴黎银行旗下三支抵押贷款相关基金停止投资人赎回,出现最明显的金融体系功能严重失常的迹象,欧洲央行当机立断向银行体系倾注了950亿欧元以防止其瘫痪,事后各界普遍认为,这标志着全球信贷危机的开始。但是,如果将历史镜头向前推八个月,或向后移四个月,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2007年1月,英国女记者邰蒂在世界政经领导人物云集的达沃斯论坛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发出“次贷危机迟早爆发”的警报,却遭到金融界、经济界大佬的嘲讽甚至指责。在这些领袖人物看来,这是典型的杞人忧天。

最不可思议的是,从2007年2月起,美国因无力还贷而产生的“法拍屋”已经大量涌现,这是次贷泡沫已经开始破灭的典型表现,但在信息已经高度发达的西方,这一切竟然都未能动摇政界、经济界领袖对体制的坚强信心。

是无知?是盲目?还是隐瞒?也许各种成分都有一些,但是回顾危机爆发前后领袖人物为世界调出如此的“鸡尾酒”配方,难免让人后怕。

资料图:一钢铁生产加工车间。 李南轩 摄

十年后的今天,大家是否能高枕无忧了?如果向领袖们提问,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他们会如数家珍般介绍这些年来为消除金融隐患所作的努力,比如全球各国已经携手编织起防范危机的安全网,比如美国和欧洲的银行业已恢复元气,再比如美欧都推行严格的银行压力测试制度。

但是,十年前的浩劫引起的后怕阴影难消,普通人难以了解在这些强力监管措施的背后究竟是何种现实。如果我们进一步观察的话,就会了解到一些明显的事实,如《巴塞尔3协议》只是对各国提出的要求和建议,需要相关国家依照协议去制定法规,而且协议的相对约束期限要到2019年才生效。

再比如美国在危机后推出的《多德—弗兰克法案》旨在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可事实是,甚至在特朗普政府提出废除此法之前,美国的监管机构已经早就采取行动让评级机构和相关基金“八仙过海”,堂而皇之地让它变成一纸空文,其结果是次贷前的“有毒金融产品”债务抵押债券(CBO)摇身一变,成了贷款抵押债券(CLO)。

而当年为CBO评三A等级的评级机构现在又为CLO贴上了三A标签,这能让人放心吗?当你知道仅今年这类贷款抵押债券就可能达到750亿美元时(据金融市场估计),你还能相信曾给“有毒金融产品”打最高分的评级以及这类产品不会给市场带来风险吗?

研究经济历史者大概都知道投机欲望根植于人性之中,在资本主义时代,投机泡沫周而复始有目共睹,而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严重的投机泡沫能对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危害,十年前的危机已经给过世人深刻的教训。

与此相关的更深层的问题是,危机之后,昔日的精英仍然掌控着世界,而至今仍在为危机买单的则是全世界的民众,尤其是各国的贫困阶层。那么,如果再发生严重经济危机时,历史是否会重演呢?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

在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后,纽约的道琼斯股指曾跌至9000点,但不久便恢复元气且一再创下新高,在次贷危机十年祭之时,稳稳站上了22000点的高峰。如果有人对债券的狂飙和股市的辉煌表示担心,领袖人物恐怕会跟十年前一样,认为这样的想法无非是杞人之忧。问题是,叱咤风云的精英们无论危机与否总是赢家,他们的高见怎能让人高枕无忧呢?

责编:海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