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出访的哈萨克斯坦有个中国村 讲陕西方言

2017-06-09 08:35:17来源:海外网
字号:

海外网6月9日电 6月7日到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在这个中亚国家,有个“陕西村”,居住着一群特殊的居民——黄皮肤黑头发,讲着地道的陕西方言。

130多年前,先人们从中国的甘肃、陕西一带迁居到中亚,当初仅有3000多人,如今已经有12万人。他们一直以家乡传统为荣,乡音未改,祖辈流传,唱着“咱滴祖国是中国,来自东岸子”。

1.jpg

“陕西村”的居民们至今还保留着130多年前陕西关中地区的方言和风俗习惯。他们玩的游戏有踢毽子、打沙包、打尜(ga)、跳房子、丢方、放风筝。吃饭用筷子,储存蔬菜用窖,取暖用火炕、火盆,打井取水用辘轳,枕套里用稻壳充填,被子缝被头。喜欢吃饺子、包子、韭菜面条和蒸馍。主要使用的乐器还是我国传统的二胡、板胡、笛、笙等。

许多妇女还是中国清代装束,头上打发结,身穿旗袍或长衫,领口和袖口绣着不同颜色的花边。结婚时,新郎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新娘头顶红花高髻,梳燕燕头,脚蹬清代样式的绣花鞋,从上到下,大红大绿,十分耀眼。年轻人虽有权自由恋爱,但最终还要听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4.jpg

而且这里真正保持着那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古朴民风,很多家都没有院墙,如果有也是象征性地用栅栏把院子围起来,大街上的店铺也没有装防盗门的。小车开到街道上随便一放,主人就办事去了。

乡音不改。至今他们还在讲一个世纪前的陕甘地区方言。他们把政府机关称作“衙门”,把政府官员称为“大人”,称店铺老板是“掌柜的”,飞机仍旧是“风船”,嫁妆只能叫“陪房”。在陕西已经失传的一些歌谣,仍在这里传唱。

为了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陕西村”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建立了自己的人文历史博物馆。在中小学校的走廊里,也张贴着不少传统生活习俗的图片和文字。

但坚守传统也面临着不少挑战。这里的学校只教哈萨克语、俄语、英语以及他们自己的东干语。东干语就是用俄文字母拼出来的陕西方言。尽管他们说的陕西话都非常地道,但方块汉字在这里已经失传。

5.jpg

因此,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会长安胡塞一直想把孩子们送回老家陕西学汉语。“我就告诉年轻人,我们离开西安,走得太远了,有一万里路才走到这里。但你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不能忘记你的语言、你的文化,没有这些你就把自己丢了。”

为此,他从1999年开始,组织东干协会向中国送出1500人,到北京、西安、兰州学习汉语和专业知识。等他们学成归来,再教村里人。前不久,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向“陕西村”赠送了500套汉语教材。

孤悬海外100多年,这些陕西人的后代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东干诗人说,百年来,我们就像离群的羊,不知何日才能回到大羊群里去。年轻人把陕西叫“我爷的省”。

6.jpg

7.jpg

在寻根的同时,东干人其实早已融入了当地的社会政治生活。在哈萨克斯坦130多个民族中,东干人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少数民族之一,出现了许多音乐家、画家以及艺术家,在该国经济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东干人还致力搭建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内地经济贸易的互动桥梁。据说全哈萨克斯坦大部分蔬菜都来自东干人的生产。淳朴厚道的东干人没有使用除草剂、杀虫剂等农药习惯,一年中从春分到深秋的大半年时间都辛勤地劳作在田间地头。现在从中国引进的农业品种和技术也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推广开了。

8.jpg

安胡塞还担任人民委员会常委,总统顾问。多年以来,与中国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和友好关系,频繁往来于中哈之间,为中哈友谊牵线搭桥,先后从陕西引进了制砖机及生产饼干、油漆等设备,办起了相应的企业。

现在也是最好的时候,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国和中亚各国加强交流合作,这就让会多国语言、有专业知识的人有了施展的更大舞台。(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

责编:樊小菲、李瑞辰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