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一带一路!” 文明的种子根植青年心中

2017-05-09 08:39:35来源:海外网
字号:

  各国青年代表合影。

“Name”这个英文单词,中文意思是“名字”。名字是人们的身份象征,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国家的名字。

李枚萱、陆思敏、张玺、熊文雪、林琛琛、维多利亚、马纳夫、安娜、阿尔·德雷、阿卜杜拉·宾、德尼斯拉夫·斯托切尔夫、纳泽娅、巴斯马·梅德哈特·默罕默德、阿德尔、波丹……84个年轻人的名字背后,是65个语言、风俗、文化、宗教、历史各不相同的国家。

从东南亚的雨林到撒哈拉的大漠,从北欧的海风到中东的烈日,他们在自己的国度里,行走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鲜有交集。

改变源于一个倡议。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并且指出:“青年人情趣相近、意气相投,最谈得来,最容易结下纯真的友谊。”

2017年4月,84位青年,相聚在中国,拥抱欢笑。他们是代表各自文明的种子,是未来的希望,当他们的人生轨迹交汇在中国——“一带一路”的起点时,文明之间“欣赏、交流、互鉴”的种子也深深根植于他们的心里。

初识 我爱你,长沙

“你好,一带一路!”

4月17日清晨,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书院,“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正式开幕。在现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84位青年身着本民族的传统服饰,站在岳麓书院大成殿的门前对着记者的镜头开心地大喊。其中一些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外国青年脸上带着好奇和新鲜感,观察和体会着周围的一切。“中国和我所想象的不同,”文莱女孩纳什说,“比我想像的更大、更干净,也更加现代化!”

从4月17日至4月22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长沙市委市政府、泉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为期6天的“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长沙拉开帷幕。对于湖南女孩李枚萱而言,这是难忘的一天。1996年出生的她目前就读于中南大学,专业是英语。这个土生土长的湖南姑娘本来落落大方,但是这天她紧张了,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大型的国际盛会,看到一张张不同国家的同龄人的脸,她很兴奋,也很担心:“大家文化背景不同,交流起来会不会很尴尬?冷场就麻烦了。”

不过很快,她就打消了自己的顾虑。作为长沙代表,李枚萱很快成为各国青年的向导:在陶艺体验上,孟加拉国的奥韦邀请她一起学习陶艺创作;在火宫殿文化街,阿联酋的阿尔·德雷向她请教戏剧变脸的原理;在P8科技创新园区,她和伊拉克的阿德尔一起闭上眼睛体验室外电脑拟音;在湘江畔,她和保加利亚、蒙古国、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的青年代表一起向着夜空中盛开的烟花呐喊……李枚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自己和世界如此之近。

来自突尼斯的萨茉(Samar)对汉字十分感兴趣,希望李枚萱能帮她起个中文名。“我根据音译的原则,为她取名为‘萨茉’,并为她解释其意:一则,发音相近,二则此姓有一种异域风情,正适合她的外国友人身份。另外,‘茉’代表茉莉花,一来中国有首名扬四海的歌曲《茉莉花》,二来茉莉花清纯可人,正如她美丽的外表。”没想到,萨茉惊讶地对她说,“茉莉花正好是她们国家的国花!”她让枚萱教了她正确的书写笔画,并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在了笔记本的封面上。“接着,她主动提出教我如何用阿拉伯语书写我名字的拼音,就这样我也得到了自己的阿拉伯名字。正是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互相探索、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李枚萱说。

 图为青年代表在活动中交流。

铭记  泉州也是我的家乡

4月19日,长沙人民迎来了一位老朋友——联合国国际良知遗址联盟主席杜杜·迪安博士。1991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协调员的迪安博士首次来到泉州。在前来的航程中,他们搭救了8名海上遇险的泉州渔民;到达泉州后,他们又造访了九日山摩崖石刻等的“海上丝绸之路”遗存,并留下了“‘光明之城’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最大发现”的赞叹。

此次杜杜·迪安博士跟随65国青年代表团重访泉州,再次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热烈欢迎。20日下午,泉州市为杜杜·迪安博士专门安排了一场个人座谈会。“我太高兴了,我的泉州老朋友都在这里。”时隔20年后重访泉州的杜杜·迪安博士黝黑的皮肤上已经有了皱纹,但他依然兴奋如初,“泉州就像是我的家乡。该是泉州绽放的时候了。我们现在为‘海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在未来结出硕果。”

对于杜杜·迪安博士的话,泉州姑娘陆思敏深感赞同。作为此次青年论坛的泉州代表,她希望可以把自己的家乡更好地介绍给大家。在与国外青年见面时,她把自己打扮成了唐朝侍女的模样。她用闽南语依次问候大家,迅速成为了各国青年眼中的“明星人物”。

“我们戴起专属于泉州浔埔女的花盘,在府文庙大成殿前合影,我们就像花盘上相互紧挨簇拥着的鲜花,手挽着手微笑着向泉州问好。格鲁吉亚的代表告诉我,那一刻,她有了‘我们都是泉州人’的感觉。”陆思敏说。

一个细节让陆思敏记忆犹新。在活动间隙,她和43岁的叙利亚代表海思安有一次小小的谈话,听他讲述自己对泉州的喜爱,以及对叙利亚和平的期待。海思安说,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不同宗教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摩擦和冲突,但泉州好比这些宗教的港湾,大家各安其分,平和互融。“‘确实,这里也是一座港湾,’他很开心地称呼我为他的‘家人’,也希望未来如泉州这般包容的城市越来越多。”陆思敏说。

图为青年代表在自己烧制的陶罐上用汉字写下“一带一路”字样。

期待  共建“一带一路”的诺言

在长沙和泉州的见闻,已经让65国的青年代表对崛起中的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直观的体会。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是大家的共识。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他们纷纷对高峰论坛表达自己的期待,提出自己的建议。

俄罗斯姑娘纳吉斯说,“我认为‘一带一路’一定会极大地改变我的国家的基础设施发展。”而白俄罗斯代表纳泽娅则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下一次合作:“我们将和中国政府联手,修建更多的工作场所。”印尼代表里基·阿什尔则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给印度尼西亚带来了广泛的发展机遇,“在我看来,‘一带一路’不仅会给印尼,还会给丝路沿线国家带来就业机会”。

马来西亚代表谢乌里骄傲地说:“‘一带一路’的第一个海外站点就在马来西亚,在马六甲。”土耳其的莱文特对于“一带一路”有更强烈的体会:“这个倡仪对中国和土耳其来说会有大量机遇,土耳其修建高铁,就得到了中国的帮助。”柬埔寨青年钱尼塔对“一带一路”的未来充满期待:“我相信 ‘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持续创造好机会,帮助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为柬埔寨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

匈牙利代表诺纳说:“匈牙利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府间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匈牙利希望深化对华合作。”巴基斯坦代表沙比尔认为:“巴基斯坦对‘一带一路’很重视,‘一带一路’不仅会向巴基斯坦,更会向所有参与的国家提供商业和就业机会。”

阿塞拜疆代表贾利勒呼吁:“我想对我们的领导人们说,你们决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会在沿线国家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捷克代表切赫则直截了当:“我希望领导人们记住他们是在为人民服务。人民需要他们的国家更多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叙利亚代表海思安想把这句古老的穆斯林格言送给参会的国家领导人,“我的国家曾经很美,”海思安说,“我爱我的祖国,我也相信中国,相信‘一带一路’。我希望这个倡议可以继续下去,因为它给我们带来希望。现在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希望。”(记者 杨俊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09日 第 01 版)

责编:樊小菲、李瑞辰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