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步要点:需要保证信息的一一对应
证件成型后,便需将电子信息写入实体的证件卡芯中,让每一张身份证具备“内涵”,而这里也同样需要保证信息的一一对应。
三楼有个发件室,分为两个房间:一边是打包发往各区县的普通快件包,一边是直接寄给办证个人手中的单个快件。房间内,七八名工作人员正在忙个不停,“都堆成山了,每天用的快件信封都有一万多。”
数据处理室 小王:
核对信息得看看
是否男女相混
保证每一张身份证信息的准确,人证合一,在制证过程中极为重要。而核对信息正是数据处理室25岁的小王每天要做的工作。小王的工作需要通过内部的办公系统进行,一批数据上传后,即可通过系统进行对照查看。“每天都有上万的数据传过来,都要过目查看。”
“一般而言,地方在采集信息时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也还是要进行大致的梳理,最主要的其实还是照片问题,有些光线可能不对,有些面部有遮挡问题,再就是看是否男女相混的问题,基本上每天都会有那么几张被打回去的。”
小王介绍,最近这几天每天制作的证件数量大概在2万张左右,还算轻松,而最恼火的时候是春节前后,“每天的照片都是现在的两倍,眼睛都要看花,那几天最磨人。”
制作车间 敬大姐:
装订需要
眼到手准脚动
在2楼的制作车间,敬大姐和另两名同时负责将打印出的信息膜依次装订在卡芯的正反面。由于暂时无法机械化作业,每一张证件的信息膜装订都需要手工完成。敬大姐不得不每天成千上万次地重复同一组动作。最忙时,敬大姐一天要为一万两千多张证件做装订。
“必须要坐着,眼睛要看信息对不对,手上要把信息膜的位置对准,脚下也要靠踩动来完成装订。”敬大姐半开玩笑地说,“这就是一个眼手脚共用的工作。”
责编:樊小菲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