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湾镇鸡山村,俗气的名字,却是一代传奇的开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就从这里走向世界。他大约猜想不到,百年风云之后,清华大学竟与他的故乡展开了一段“浪漫故事”。
16年前,珠海清华科技园建成,大学与地方正式“联姻”。从唐家湾镇一片小小园区,到如今遍布全市各区的400多家企业、众多高端人才以及多个众创空间、孵化器以及,“清华系”的创新力量不仅在珠海“开枝散叶”,更吸引着全球资源悄然涌入。
2017年11月底,清华科技园二期将全面建成,计划再引进300家企业,为珠海注入更多高端创新资源。
创新珠海与这座一流高校的缘分,仍将延续。
从“星星之火”到“星月同辉”
唐国安与故乡的深厚渊源,使清华大学与珠海有了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千禧年,珠海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了合作建立“清华科技园(珠海)”的协议,该园区成为除北京总园以外的第一个分园。
这篇背山面海的土地,成了珠海“清华系”的大本营。2001年建园时,清华校友在珠海创办企业寥寥无几,如今仅园区一期就有80多家企业,累计孵化企业400多家。
“星星之火”不断蔓延,“星月同辉”之势初显:
华信解码建设的全市首家第三方医学检验所即将启用,预计未来3-5年内,公司每年营业额将达5000-8000万元;
随着纳米银线和功能膜进一步大规模量产,纳金科技预计今年产值将破亿元,并将在合适时机筹备上市;
位于金湾的隆华无人机已于去年亮相中国航展,今年其XV-2无人机将进行小批量试制,明年大规模量产;
鸿瑞信息、数字动力已挂牌“新三板”,未来将在信息安全技术、智慧社区等方面继续发力。
更令人期待的是,“清华系”能量的新一轮爆发即将到来。今年11月底,清华科技园二期将建成,计划引进企业300家,创新创业人员超过1万人,产值预计超过40亿元,培育5家以上上市公司。
走向全球的“校友圈”
从去年年底至今,珠海华信解码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向市场大力推广其自主研发的第四代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基于该技术生产出的基因测序芯片价格,是当前进口产品的1/10左右,有望填补华南空白。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杨海涛是一名“海归”。
与华信解码一样刚满“2周岁”,纳金科技的透明导电膜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技术上稳居国内市场前五;研发出世界首创的“无掩膜可控电子笔”,使多种柔性设备和弯曲基材的生产成本降低了30%。这家公司的CEO雷震也是一名“海归”。
去年刚成立的创飞芯公司专注研制非易挥发存储芯片,自主研发的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毛利率90%以上,预计3年内产值超1亿元。没错,这家公司的创始团队还是一群“海归”。
正式落户的中美智慧交通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则更牛。这是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的重点项目,一期投资2000万元,计划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重构城市交通管理。
海归、国际化、世界领先……最近两年,珠海清华科技园的“新标签”越来越明显,创新“校友圈”正加速走向全球。
“清华科技园背靠清华大学分布在全球的各类驻点,拥有相对成熟的产业化机制,更容易汇聚和整合国际化创新资源,可以为珠海的创新驱动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市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人才资本技术“三重奏”
放眼全国,大学与地方的创新合作多如繁星,珠海“清华系”为什么能成功且日益壮大?秘诀在于建立创新生态圈。如今,以清华科技园、清华创新中心、清华科技园创投公司、清创空间为核心的生态链效益日显,“技术变现”机制更加成熟。
以清华创新中心为例,该中心本身储备有创新资金,采取股权投资的方式,对引进的项目或平台持股5年,结束后获得股权收益。去年,该中心与清华科技园牵头设立了1.5亿元规模的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投资智能硬件、新材料、医疗健康及智能制造等领域。
“孵化+投资”运营模式是清华科技园的重要特色。目前,园区累计投资项目18个,投资金额达1.7亿元,其中在珠海的投资占总投资的70%。拓邦股份、数码视讯、鸿瑞科技、数字动力等一批企业已上市或挂牌“新三板”。
人才和项目引进也是“清华系”创新生态的重要一环。目前,除了与母校共享海外创业投资项目与人才资源外,珠海清华科技园还与美中科技人才交流协会(其中清华海外校友2-3万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成立海外项目预孵化中心,由美中科技人才交流协会在硅谷、纽约及波士顿地区选拔优秀的项目,通过培养达到产业化阶段,再转入到横琴国际孵化器或科技园做产业化承接。
企业亮点
1、华信解码
有没有癌症基因?2小时可查出!
据悉,华信解码主要从事肿瘤的早期诊断、出生缺陷和遗传病分子诊断工作。“我们的医学检验所运营后,除个人检测项目外,还将与全市各大医院合作,由医院送来检验样本进行批量检验。”该公司总经理杨海涛说,过去珠海很多样本需要送到广州检验,需时一天,而该检验所只需2小时就能出结果。
2、立潮科技
大型建筑LED设备成本最多可降30%
立潮科技主要研发的产品包括呼吸式建筑玻璃光显幕墙、无缝舞台超短焦背投系统、商业展示幕墙等。其中,呼吸式建筑玻璃光显幕墙技术则用投影技术取代了传统LED技术,实现“从建筑内部投影”,生产成本降低了20%-30%,也大幅提升了设备寿命。
3、隆华直升机
一架无人机每天可作业1600亩
珠海隆华直升机成立不久,已研制出XV-2植保无人机,今年将小批量试制,明年实现大规模量产。据悉,XV-2植保无人机一次最多可装70公斤农药,而普通植保无人机一次只能装20公斤以内。按一天作业8小时计算,一架XV-2无人机可作业1600亩农田。
4、纳金科技
透明导电膜技术国内前五
纳金科技是目前全球20多家能做纳米银线的企业之一,主打纳米银线、油墨和功能膜三大产品。其透明导电膜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技术上稳居国内市场前五。今年,该公司将在设备条件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能,全年产值目标计划破亿元。
责编:关皓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