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PM2.5年平均浓度达到25微克/立方米、城市水体基本消除劣Ⅴ类……根据近日正式印发实施的《广州市城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广州将力争在2030年达到包括上述几项在内的21项环境指标。
《规划》将国家、省已划定的法定生态保护区及广州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等生态系统重要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这是该市首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此外,还编制形成了广州首个环境空间规划(见左图,通讯员供图)。
《规划》以2014年为基准年,近期目标是2020年,远期目标规划至2030年。按照《规划》,2017年广州要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红线总面积为1059.66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域土地面积的14.25%;对于广佛跨界区域的16条河涌,《规划》也提出了在今年基本消除劣Ⅴ类的目标。PM2.5年平均浓度不高于35微克/立方米。
到2020年,城市水体力争消除黑臭,PM2.5年平均浓度达到30微克/立方米,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公共服务覆盖到所有行政村。
到2030年,广州全域大气、水环境质量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持续增加。城市水体基本消除劣Ⅴ类,水生态得到恢复,PM2.5年平均浓度指标力争达到25微克/立方米,建立起国内领先、覆盖全域城乡的环境公共服务体系。
除具体的环境指标,《规划》还对全市环境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将广州市域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大战略区。
北部生态屏障区主要包括从化区、增城区、花都区、白云区二环高速以北地区和黄埔区北部,总体战略为生态优先;中部城市环境维护区主要包括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全部,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南部地区(除知识城和九龙镇区),总体战略为坚持优化发展,合理疏散中心城区人口与功能;南部生态调节区则包括番禺和南沙地区,总体战略为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黄祖健)
责编:关皓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