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80后姑娘把中国国粹带向世界 潘基文曾接见

2017-01-12 08:41:19来源:海外网
字号:

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她经常去博物馆看大师的作品,并在观看中总结与学习,将所得到的经验,运用于自己的创作当中。

列宾美术学院的教学很严谨,解刨、透视等考试非常严格,这些课程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像是恶梦一般,但是米巧铭每次都能顺利通过。

“既然来了,就没有回头路。”米巧铭凭着对艺术的强烈追求欲望,咬牙坚持着。

老师冷落她,她就自己练画,有的时候待在屋子里,一画就是十几个小时。

一个月后,老师看了看她的画,眼前一亮,让其他导师来评价,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个有潜质的孩子,老师这才开始用心教授她画技,有时还会给她“开小灶”。

她在学校还是唯一一个文化课全勤的学生,这让几乎所有教过米巧铭的老师都记住了她的名字。

大学二年级的暑假,她回到中国参加了大连艺术博览会,那一年她成为了大连美协最年轻的会员,并在一个暑假连续拿了几个奖项。

慢慢的,她的名字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和观众关注。

2010年她在圣彼得堡举办了第一个画展,中国驻圣彼得堡大使馆的总领事参加了画展,并给予她高度的评价。

随后,她参加的画展越来越多,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2011年,她作为一个还未毕业的学生,作品在北京荣宝拍卖,同时也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上拍画家,作品第一次上拍,便拍出了21万的高价。

2012年6月,米巧铭凭借满分的毕业成绩,结束了她列宾美术学院七年的留学生涯,同时也开启了自己全新的创作里程。

毕业归国后,米巧铭一直在构思,属于自己风格的题材和创作。

其实多年来她心中已经有了题材和目标:从小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加上对美的追求,她希望留洋归来后能够做一些跨民族、跨地域的文化传播和交流。

于是她创作了大量的《京剧人物系列》的作品,运用国画的晕染、泼墨、传统的勾线,与油画的逼真写实互相结合,形成了属于自己鲜明的绘画风格。

从米巧铭的画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她悉心研读过西方写实主义画风,并从林风眠、关良,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中,吸收了“营养”。

她吸取西方现代绘画中的,某些表现手段,又融入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多种因素,以中西结合的方法来描绘京剧人物,让人耳目一新。

责编:樊小菲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