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里的神秘事你听过几件?

2016-06-27 13:57:16来源:中国网
字号:

  地铁

  快到雍和宫时,如果仔细倾听,会发现英语报站说的是“Lama temple”,出地铁才会明白,此站为雍和宫,自康熙三十三年(1694)夷始,便成为大清历史上的传奇。雍正、乾隆两任大清皇帝在此潜龙升天;六世班禅不远万里来此开启藏传佛教入中原的新纪元;十三世达赖在此从宗教上证明了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从行宫到庙宇,一座雍和宫,有太多的传奇可说。

  其实,雍和宫原是四爷的行宫

  康熙六十一年,帝崩。继位者不是当了近四十年的太子,也不是精通经史的三阿哥,更不是贤名远扬的八阿哥,也不是深受康熙宠爱的大将军十四阿哥,而是素有“冷面王”之称的四阿哥胤祯。

  满朝文武最初并不看好他,日后的史学家们也百思不得其解,他为什么能在诸王夺嫡中胜出?但不管怎样,四爷最终当选大清皇帝,成为日后的雍正大帝。

  而他龙潜时的府邸——雍和宫,也成为龙潜福地。

雍和宫里的神秘事你听过几件?

  当然,那时的雍和宫,还不叫现在这个名字。当时康熙爷将其赐给四爷的时候,还只是一座贝勒府,称“雍亲王府”。后来四爷登基,要住进紫禁城,可四爷又舍不得这座雍王府,也不能赐给别人住。

  想来想去,就把自己的府邸一分为二,一部分改成黄教上院,一部分作为自己的行宫。可惜,行宫在雍正三年的时候被烧毁,已成为雍正帝的四爷就将那另一半的黄教上院改成了行宫,称为“雍和宫”。

  徐步走入,宫内大殿前香烟缭绕,当初的银安殿如今已经成了雍和宫的大雄宝殿,佛祖法相庄严,普渡众生。

雍和宫里的神秘事你听过几件?

  谁还会想起当年,四爷就在这里,白天升堂坐殿,查账追赃,晚上潜心默思,考虑朝廷诸事,以“不争是争”的超然心态坐看诸王夺嫡。

  四爷从封王到即位,在这里呆了四十多年。作为史上寿命排前三的康熙爷,他的子女众多,光成年的就二三十个,四爷在其中并不如何出类拔萃,但他能忍,能“不争是争”,最后才在诸王夺嫡中彻底胜出。

  从绿琉璃筒瓦到黄琉璃筒瓦

  历代王朝,皇家宫殿的建设是有一定规制的,雍和宫也不例外,但因为它的特殊地位,雍和宫又有所例外。

  比如,雍和宫曾经是唯一一个使用绿色琉璃瓦顶却称为“宫”的皇家建筑。当然,你也许会好奇我们现在看到的雍和宫是黄色琉璃瓦,不是绿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雍正皇帝

  当年,四爷归天,灵柩没有按惯例停灵于乾清宫,而是停在了雍和宫。按照皇家仪轨,雍和宫顶的绿色琉璃瓦是不能用的,所以,朝廷紧急施工,将雍和宫中的主要殿堂全部换成黄色琉璃瓦顶。

  需要注意的是,当年的黄色琉璃瓦顶也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瓦顶,而是乾隆九年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乾隆九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是大清建国整100周年。

  当年,乾隆帝为表纪念,将雍和宫进行了一翻大改建,于是,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雍和宫,大清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与今天的法源寺地位相当。

  所以,从康熙三十三年,到乾隆九年,实际上雍和宫前后历三朝皇帝共50年,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金瓶掣签”定转世

雍和宫里的神秘事你听过几件?

  步入雍和宫,我们再看不到四爷的影子,唯余佛香阵阵。就是在这里,大清王朝确立了对西藏及藏传佛教事务的统治,而最为关键的,便是由乾隆帝设立的金瓶掣签制。

  其实,数百来年,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早就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宗教仪轨,但弊端也有许多,比如以前的转世灵童总是出自西藏贵富之家,导致了利益分配不均,进而引发许多战乱。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当年六世班禅进京面圣之后,由于其圆寂太早,乾隆帝赏赐的大量金银财宝没有得到合理分配,导致了后来的18世纪末廓尔喀(今尼泊尔)人对西藏的入侵。

  为了有效管理藏传佛教并西藏事务,乾隆帝设立了金瓶掣签制,解决了活佛转世时选择灵童的难题,并命清宫造办处制作了两个金瓶,一个送往拉萨,用以掣定达赖喇嘛和班禅两大转世活佛;另一个供于雍和宫,用以掣定蒙古、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各大活佛转世灵童。

  “金瓶掣签”制度确立之后,内地的各大活佛由雍和宫的金瓶选定,而第十、第十一、第十二世达赖喇嘛和第八、第九、第十一世班禅大师都是由拉萨的金瓶选定。

雍和宫里的神秘事你听过几件?

  据史料记载,用于金瓶掣签的金瓶是由乾隆帝亲自设计,并全程监工制成。当时,乾隆帝还考虑到藏族的习惯,又专门将原定镶嵌的红蓝黄宝石改成松石、蜜蜡、珊瑚等材料。如今雍和宫的班禅楼作为展厅,便陈列着金瓶的原样复制品。

  雍和宫里的木雕三绝

  雍和宫为佛家圣地,自然有许多珍贵事物。除了前文介绍的由乾隆帝亲自设计的金瓶外,最著名的,莫过于木雕三绝。

  “三绝”之一

  金丝楠木护佛巨龛

雍和宫里的神秘事你听过几件?

  昭佛楼,原为乾隆生母钮祜禄氏孝圣宪皇太后拜佛之所。在殿内的北墙,有一座巨大的护佛巨龛,是用珍贵的金丝楠木雕镂,佛龛从地面直达楼顶,贯通二层大殿阁楼,雕凿了正龙、侧龙、行云龙、布雨龙、盘柱龙、滚地龙等各态金龙共计九十九条。

  “三绝”之二

  紫檀木五百罗汉山

雍和宫里的神秘事你听过几件?

  法轮殿为寺院僧侣集体诵经的场所,俗称“大经堂”。殿内供奉的宗喀巴大师铜坐像背后,有一座高2.5米、宽3米的木雕艺术品,它由紫檀木雕凿而成,并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铸造了500尊罗汉,称《紫檀木五百罗汉山》。

  “三绝”之三

  白檀木强巴大佛

雍和宫里的神秘事你听过几件?

  这座强巴大佛为雍和宫“三绝”之冠,它的巨大,从脚至顶高达18米,且地下还深藏了8米,共计26米之巨。乃乾隆十五年,第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进供的白檀巨木为基础,精心雕凿而成。

  而且关于它,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话说当年有三个红卫兵来砸佛像。第一个爬上走廊,举起斧头想砍断铁索。斧头落下,没有碰到铁索,却正好砍在自己的腿上;第二个人拿过斧头又砍,却一斧砍空,掉下平台,当即昏死过去。第三个人被吓得站都站不起来。据说这三个人后来没有一个活下来的。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动佛像一下,佛像就这样安然无恙地保存了下来。

  雍和宫里的“镇宫之宝”

雍和宫里的神秘事你听过几件?

  在法轮殿内的宗喀巴大师像前,供奉着一座释迦牟尼佛像。这座佛像就是雍和宫的“镇宫之宝”,史料记载,这是雍和宫改庙第二年,西藏郡王的颇罗鼐特地从西藏敬献给雍和宫的。已有近300年历史。

  如今,皇室已逝,雍和宫却保留了自乾隆年间便开始行使的职能,并将继续维持下去。年人流量在一百万左右的这所院落,每日都在接受人间的香火供奉,寺院上空的枭枭香烟,将历久弥香……

  文/老陈

  图/俞升昇

  (最爱大北京)

责编:吕文宝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