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6月13日电 6月9日清晨,天才微亮,方回春堂九家分馆内外已经人头攒动,来自杭城大街小巷的普通民众们欢聚一堂,准备迎接一年一度方回春堂的经典剧目“烧艾草驱时疫,画王字祈天佑”。
端午节民间流传两千多年,许多地方都有极具区域特色的节日习俗,杭州也不例外。
老底子的杭州端午节,有“烧艾”驱时疫活动,“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人们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插在门楣上。因为人们认为,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当天巳时(9点-11点)一到,身穿白褂的老医师抬出鎏金的大铜盆,点燃艾条,用蒲扇轻散烟雾,霎时馆内外异香满溢。懂行的老妪纷纷凑近,让烟雾熏身,喃喃自语着:“熏艾香,百病除。”熏艾香也是老底子传下来的风俗,艾草的烟雾可杀菌消炎,还能预防一些疾病。
而好奇的小伢儿们则靠在大人的身后撅着嘴,缩着鼻子,用力的嗅着,奶声奶气地说:“宝宝也要闻一闻。”远道而来的游客则忙着将镜头收藏于相机中,这样过端午的老传统,大约在哪儿都不多见了,正是摄影的好题材。
这时,一阵喧闹的童声传来,一群虎头虎脑的萌娃们装扮一新,正围着一老药工。而老药工左手正端着一只白瓷罐,右手握着一管羊毫,面容慈祥地跟孩子们说:“额头画个王,娃娃健康白又壮,耳朵点一点,蚊虫不会咬!”
原来在白瓷罐中盛有雄黄酒,雄黄酒可是杀百毒,辟百邪的灵药,古时,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不仅会适量饮用雄黄酒,还会为家中的幼童在额头用雄黄酒画上一个“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其实,很多端午习俗,都是跟中医有关的。所以,方回春堂一直有志于寻找、整理那些消失的端午节风俗。创建于1649年的方回春堂,本身就是一家存立在现实社会、又遵循古法的企业。这个品牌凝聚着几百年历史积淀,以及几代人都不曾忘却的传统中医文化。
比如,老底子杭州的端午节,方回春堂等医馆会提早开门,向市民免费赠送特制的香囊,祝愿市民健康平安。所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成百上千的杭州市民便会排队领取香囊,场面颇为壮观。
今年也不例外,今日方回春堂也邀请了老药工现场展示端午情怀之一的香囊。将香粉原料进行展示,并邀请市民共同制作香囊。让公众能了解药材、认识药材,明白每一款香囊所具备的不同功效。
特别是在河坊街馆,平常安静冷清的藏书阁,今天迎来了一群可爱的萌宝贝,他们要和爸爸妈妈们一起跟着方回春堂的老药工一起学做端午节香囊。
香囊里装的一般都是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丁香,山柰,檀香,陈皮等,具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等功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拿起外包的丝布,学着老药工的样子,穿针引线,缝制香袋,然后又将研磨好的草药粉包装入囊中,收袋扎口。
一位孩子父亲边缝制着边说:“我这大老粗可是第一次做这手工活,哎呀!缝反啦!”引得大伙儿哄堂大笑。
小小的中药香囊不仅是驱虫辟邪的良药,也是可以制作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琳琅夺目的中国民间工艺品,更是指引在外游子们回家的味道。那是端午独有的香,那是家里父母牵挂你的情,那是幼子盼你归的心~~
除了“烧艾”,“画王”,“制香囊”,方回春堂旗下九大医馆还开展了“穿汉服,弘扬传统文化”,“识中药,了解中国医药文化”,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节日活动。
责编:吕文宝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