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团队入驻天子岭 杭州静脉小镇“引智”步入“快车道”

2016-04-14 15:39:25来源:海外网
字号:

海外网4月14日电 众所周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正在经历道路拥堵和垃圾围城两大难题。其中,垃圾问题作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城市病之一,是城市化付出的代价。

近年来,杭州市垃圾治理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四难问题依然存在。第一是生活垃圾源头减量难:垃圾量10年高增长,年均增长9.01%;第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地难:末端处置设施10年几乎零增长;第三是齐抓共管系统配套难:垃圾三化四分系统配套存在诸多问题。第四是末端处理设施安全运营难:杭州各垃圾处理场(厂)均处于超负荷运行,天子岭填埋场“三高三超”尤其严重,天子岭的设计处理能力为2671吨/天,今年一季度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日均处理量达5201.54吨,同比上升31.80%,最高日3月21日填埋量达6686.06吨,特别是3月份日均达5900.31吨,天天超4500吨/日警戒红线,使用年限从规划的24.5年缩减至12.5年,目前仅剩4年,城市出口红灯长亮。

2015年1月,浙江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浙江未来三年要创建100个特色小镇。同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号),明确小镇特征、内涵与创建要求。目前浙江已公布两批共79个特色小镇省级创建对象,51个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

杭州市天子岭静脉小镇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理念,围绕“民生、生态、协同、创新”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以“三生打通(生活、生产、生态)、三业叠加(产业、旅游、文化)、五废共治”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解决“垃圾围城”,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和项目,构建产城一体和“三生”融合空间为抓手,全面打造全国首创、省内首个以绿色为主题,以环保产业为核心,集生态文化、工业旅游、科教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静脉小镇,建设成为一个厌恶性设施转化为绿色融合发展的特别典范。

4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岩土工程学科),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陈云敏院士带领他的团队在杭州市天子岭静脉小镇设立“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这标志着静脉小镇“引智”工作步入快车道。

在过去的三年中,该团队与杭州市环境集团先后合作6项项目,合作内容主要围绕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环境灾害防控理论和实践研究,就堆体稳定作科学评估,提出境界红线,并就“三超三高”的常态,提出“排水导气”等措施,给予市环境集团最大技术层面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杭州图书馆环境分馆

同时开馆,这个国家一级图书馆将与天子岭静脉小镇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与环保文化传播,围绕杭州城市品牌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等为主要内容,配置涉及天文地理学、环境保护、农业科学及生物科学等方面的图书资源,共同向市民、学生、员工宣传生态环保信息,培养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致力于提升杭州市民文明素养,共同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据悉,下一步,环境分馆将面相全社会进行图书众筹。

此外,维尔利研究中心、浙江省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杭州研究中心、蓝德环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泠书画院、浙江省西湖诗社、绍兴会稽金石博物馆、杭州陶瓷印艺术馆等多家单位也现场签约入驻天子岭,通过战略合作建立密切、长久及融洽的伙伴关系,充分发挥静脉小镇的品牌影响和平台优势,入驻单位的技术、资本优势及文化推动,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固废处置行业,打造全球典范。(金斌)

责编:郭妍汐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