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华人>> 正文

媒体:警惕内地香港关系中的“放大化解读”

2015-02-28 13:28:52|来源:新京报|字号:

  不管是不分缘由就举牌抗议内地游客的某些港人,还是在社交媒体上谩骂的部分内地人,相信都只是极少数。只是双方的这种对抗性行为,在社交媒体上很容易被有选择性地提取并放大化。

  不知何时起,每隔一段时间,社交媒体上都会被所谓内地与香港的“矛盾”刷一次屏。

  而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由鸡毛蒜皮小事而起的问题刷了一次又一次屏,导火索却大同小异,无非是某些个体性不当行为或言论。然而在骂战喧闹中,很多人激愤满满,却压根不会去追究事情的缘由究竟如何,有没有被选择性或放大化解读。

  例如,之前某些港人指责内地生抢占教育资源,却没有意识到,香港高校非本地生主要是在核准学额以外以超收方式录取,并不影响本地收生计划,部分港媒却将这一点忽略。而这些抗议内地生的港人到底占多大比重呢?就拿去年4月份香港城市大学的一次“抗议内地生”的活动来说,社交媒体上呼应者不少,相关报道也有。但实际上到场仅有10余人,以至出现“现场安保人员数量是抗议者3倍”的可笑场面。

  再比如近段时间陆续出现的“港人举牌抗议内地游客”的示威活动,引得内地舆论场上一片激愤。但是细看报道,这些示威活动,少则数十人,多则一两百。真的能代表港人的看法吗?稍稍对香港社会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港人游行文化盛行,游行动机包罗万象,规模动辄上万。就连去年八月份香港地铁碾死小狗后的市民抗议游行,都有百余人。

  不管是不分缘由就举牌抗议内地游客的某些港人,还是在社交媒体上谩骂甚至激愤之下“撕掉港澳通行证”的部分内地人,相信都只是极少数。只是双方的这种对抗性行为,在社交媒体上很容易被有选择性地提取并放大化,变得煞有介事、亦真亦幻。

  再加上,双方的文化差异使得沟通变得艰难,以至于双方并没有形成一个理性的公共讨论空间便将小小矛盾升级为骂战。将某些个体行为无限放大,形成某种刻板印象,并以此评价一整个地域或群体。要知道,所谓的“以小见大”,在舆论场里很容易异化为“以偏概全”。

  应看到,内地与香港不能忽略了双方的共通点以及对方对自身发展的意义。不能忘记内地本可以成为香港经济在全球起飞的坚实后盾,而香港则可以成为内地进一步开放的窗口。差异,本不应该成为双方沟通融合的障碍,更应该成为双方互助互利的契合点。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正视双方的差异,尊重对方的文化,不被少数不当言论或行为所裹挟,才能有效沟通,并解决现有的问题。(阿曼)

(责编:孙露文)

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游客,举牌,骂战,香港高校,港澳通行证

猜你喜欢

一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