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9 12:43:23|来源:光明网|字号:
“世界工厂”的明天
1月26日,东莞市政府在当地两会召开前发布了一号文《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坚定制造业强市发展方向,打造国际制造名城。
其中提到,工业总产值由现在的1万亿元向2万亿元跨越,拥有5个千亿元产业集群、25家以上百亿元企业,稳居全国制造业城市第一梯队。
“现在的发展形势不一样了,深圳、广州的企业转移到东莞之后,地价、租金和劳动力工资都太高了。”在大朗镇做印务的肖功俊深有体会。
要说东莞“三来一补”的经济模式,得追溯到1978年,港商在东莞虎门镇创办的全国第一家对外来料加工厂——太平手袋厂。
港商的投资开动了东莞前进的马达,随后深圳的转型则让东莞借势扶摇直上。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早先开始产业转型升级,因此部分加工业流向了紧邻深圳的东莞。
在东莞从农业向工业转变的过程中,大量依靠外来的企业力量,本土的民营经济一直不是很强。很多企业都只是在东莞建立一个研发或生产基地,总部大多不在东莞,像深圳的华为、酷派等就是如此。
黄业,东莞,外资,工业旅游,世界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