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6 11:41:00|来源:海外网|字号:
近日,一家名为“响当当”的P2P平台推出了年化收益率24%的推广标,这在整个P2P行业中产生了不小的震动,联系9月份频发的“跑路潮”和“融资潮”,某权威机构要求P2P平台年化收益率不得超过18%,否则将予以下线处理的“一刀切”政策,“响当当”的做法可谓是逆势而行,其中的风险和可靠程度到底有几分,也成为投资人关注的焦点。
首先,我们还是要从借贷的本质来算一算,投资者年化收益率=借款人借款成本-担保费-运营费。18%的年化收益率,借款人成本至少在20%以上,已经非常接近国家法律保护的同期银行贷款利率4倍(24%左右)的红线。基于这样的考虑,某权威机构选择了“一刀切”,要求P2P平台年化收益率不得超过18%,以此来净化网贷平台的投资环境。
因此,不少人对“响当当”年化收益率24%的推广标的安全性产生怀疑。工作人员也就此对“响当当”平台进行了一次较深入的走访调查,发现这家公司在业务模式上与其他P2P平台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或许是其敢于提出24%推广标的杀手锏。
响当当互联网理财平台,隶属于北京乾智冠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据“响当当”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平台是“全中国目前唯一一家由典当行业协会发起,与上百家知名典当行达成战略合作,推出“实物理财”新概念,面向广大普通投资者的低杠杆高收益的投资理财平台。”这样的做法实现了传统P2P模式向第二代P2P——“P2W”(person to pawn)模式的升级,一方面保留了P2P模式下的高收益率,另一方面,通过“实物理财”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P2P投资人的隐忧。
针对风险控制,“响当当”相关负责人介绍,“响当当”平台采取复合型措施,从多个角度严防死守以真正控制风险。
1)典当行对抵押实物进行严格的鉴定和评估;
2)资管公司审核抵押实物以及各项资料的真实性;
3)响当当平台再次审核典当行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并对抵押房产进行实地走访,如果是奢侈品(名表、钻石、首饰)抵押,则请专业的鉴定师进行二次鉴定和评估,并且尤其内部风控委员会在项目上最终投票。
可以预见的是,在模式创新、实物抵押、多重风控的保障下,“响当当”推出的年化收益率24%的推广标将会吸引众多平台投资人,成为行业新贵。
其实在某权威机构对P2P实行“一刀切”的政策公布之后,许多P2P平台已经根据相关要求主动降低收益率以获得其推广许可。这无疑使得一些优质的高收益P2P平台的竞争优势无法得到体现,也使一些投资人应得的收益受到了损害。
有人就此跳出来为部分平台喊冤。王思聪在采访中说明:“给投资人的收益率高低不应该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借款标额大小、分散程度如何、风控能力如何都是必须参考的重要指标。”
“响当当”的模式创新使得“高利率、低风险”成为可能,也使得其成为无惧权威机构“一刀切”政策,坚守24%年化收益率的平台,其带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势能不可小视,从而也将有利于民间资本的良性运转。或许这才是净化P2P行业的一剂良方。(郭强)
收益 市场 平台 风险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