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华人>>华商中心>> 正文

关注环境保护事业 聚焦“丙尔金”事件

2014-11-06 09:50:26|来源:海外网|字号:

【编者按】自复旦大学发生投毒案以来,剧毒化学品的监管问题备受各界关注。而在表面处理界,近年来被媒体称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清洁镀金材料,完全可以替代氰化亚金钾作为镀金的原料,实现镀金行业半个世纪来无毒、清洁、环保生产愿望"的一款名叫“丙尔金”的产品,由于被检出含有剧毒氰化金钾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发明和生产该产品的明星企业河南省三门峡恒生科技研发有限公司(下称“恒生科技”)深陷“剧毒门”而被停产,产品供应也因此中断。

一时间,新华网、中国经济网、凤凰网、《中国日报》、《南方日报》等百余家媒体纷纷跟进报道,《第一财经日报》、PCB行业信息网、21世纪网等还进行了深度挖掘。

本刊作为表面处理行业第一本权威性资讯类公开出版刊物,本期将对其他媒体已报道的“丙尔金”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全面梳理,为行业不同阶层人士认识、了解并接近此次事件的真相而担当起行业媒体的责任。

产品简况

据《企业观察家》杂志报道,恒生科技董事长张群刚历时9年,经过上千次试验,终于研发成功一种清洁镀金材料——水合柠檬酸一钾二(丙二腈合金(I)),简称“丙尔金”,该产品能够完全替代氰化亚金钾作为镀金的原料,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因看好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阔的行业推广前景,兴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投资2亿元入股恒生科技。

人民网郑州报道:恒生科技研发的绿色清洁的“丙尔金”镀金产品,掀起了国内清洁镀金行业的革命,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其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军工领域,为三门峡新材料产业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丙尔金”科技成果发布会透露,“丙尔金”生产线年产150吨,若项目完成后将新增产值200亿元,利税17亿元。有公开材料称,“丙尔金”这种无毒、无害产品已广泛运用于包括“神舟”、“嫦娥”、“天宫”等国防尖端科技和高速列车、手机、电脑等民用工业中。《三门峡日报》对该产品的描述是:不久的将来,三门峡建设“丙尔金”千亿元产业集群将成为现实。从让清洁镀金技术领跑世界,开创镀金行业清洁生产的新时代,到建设千亿元产业集群,“丙尔金”将再造一个令世界瞩目的新传奇。

在我国电镀行业,无氰镀金原料替代“氰金”的工艺近年来被逐步运用,尤其是在四川和长三角等地区,已有300多家从事镀金业务的电镀企业改用“丙尔金”。有的省市正将该产品纳入推广之列,如:中国台州网2013年4月15日报道了该市召开了关于清洁电镀新产品“丙尔金”技术示范推广会。另有报道,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清洁生产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宁波市电镀行业协会不久前在慈溪市启动了“丙尔金”镀金产品试点工作,意味着“丙尔金”电镀工艺在宁波起步。

事件起因

正当该产品在全国多领域全面推广之际,2013年4月,广东省江门市警方接到爆料称,该市江海区中环广场五楼的电子科技公司“涉毒”,警方在该公司保险柜中查获22瓶“丙尔金”,随即将样品送检,经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司法鉴定,检验报告显示,检测材料中含氰化金钾75%,另25%为柠檬酸钾。

而氰化金钾属于剧毒物质,成人致死量为0.02mg。在《剧毒化学品目录》(2012年版)上,氰化金钾和二甲基亚硝胺赫然在列。

据深圳之窗报道,自2008年至今,查封恒生科技"涉毒"产品仅广东省就有4次之多。如,早在2008年8月,深圳市公安局桃源派出所就查处了亚星电化工有限公司贩卖剧毒化学品;2011年10月,珠海市公安局查处了欣中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非法贩卖剧毒化学品物资;2013年1月,深圳公安局在坑梓街道秀新社区一线路板有限公司又查处了一次无证贩卖剧毒物资案;2013年4月,江门市公安局再度发力,查封了江门博成、深圳一水合等“丙尔金”经销公司,并在二周之内查封了数百瓶恒生科技生产的"丙尔金"产品,价值超过千万。以上查获的产品经过分析验证,均含剧毒氰化金钾。

据悉,氰化金钾国家管制严格,需要当地公安部门审批后,从指定的地方购买,运输则需要有安全认证的专业运输车。2012年,深圳曾宣判一起非法运输、储存危险物资案,两名男子被判刑一年半、缓刑两年,让他们获罪的正是氰化金钾。

推广原由

既然“丙尔金”含有剧毒氰化金钾,且对环境和人体都具有潜在巨大的危害,那么,该产品又是如何堂而皇之地在全国范围内大势推广的呢?

在人民网财经频道可以查到,国家发改委2013年3月公布了《关于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21号令含氰电镀工艺的调整说明》,称“丙尔金”清洁镀金技术生产的“丙尔金”电镀产品经检测不属危险化学品,无毒,排放水符合《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解决了镀金行业污染难题。

有报道称,目前,该技术产品已经具备了50吨/年的生产能力,即将完成150吨/年产能的建设,计划建设500吨/年产能,2013年前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此外,镀金企业使用该技术不需更换现有的氰化金钾镀金设备,也无需增添设备,可实现无缝切换。

此前,“丙尔金”已经被国家多部委联合推广。2010年,“丙尔金”技术被国家环保部列入第103号公告作为鼓励发展的环保实用新技术予以推广;201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国家科技部、国家工信部四部委联合发布第13号公告《国家鼓励发展的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及设备名录》,“丙尔金”技术作为替代传统氰化镀金的清洁技术列入推广阶段;国家环保部也将“丙尔金”技术列入第39号公告《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

恒生科技声称:"丙尔金"通过毒理测试,证实为无氰。含氰只有0.081%,又通过专利申请,且经中国电子科技大学测试为一新物质,这项成果也为世界化学数据库增添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

据此种种,恒生科技犹如拿到尚方宝剑,便加快了宣传和推广的步伐,在多领域镀金工艺中使用“丙尔金”产品来代替传统的氰化亚金钾。

广受质疑

“无毒、无氰”清洁镀金产品“丙尔金”虽然被国家多部委认可,并在全国明令推广,但其深陷“剧毒门”两月有余,直到本刊发稿为止,仍无相关部委出面对此事定性或作出相关解释。

如果“丙尔金”确实为无毒的清洁镀金产品,人们不禁要问,江门市公安局为何会跨省查封其产品,以及对恒生科技相关工作人员采取法律措施又将作何解释?

“丙尔金”产品说明书称在镀金过程中,丙二腈基团因失去阳离子而分解为丙二酸盐,为防止电解时分解不完全,在废水排放时,每一升电镀废水可适量加入10~15mL次氯酸钠,可保证镀金废水达到环保无毒、无害化排放标准。有专家据此指出: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混乱,既然已达到排放标准,那为什么还要经过处理?加入次氯酸钠的作用是什么?“丙尔金”的电镀废液含有丙二腈,丙二腈又叫二氰代甲烷,毒性似氰化物。若任意排放都会对环境导致极大的危害,且有一定的潜伏性,因为丙二腈并不像传统氰化物镀金产生的氰根离子在自然界中容易被降解。就如丙二腈这类物质,其毒性与氰化物相当,而且更难预防。

有媒体记者带着多种质疑直接致电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相关工作人员称国家发改委一直在密切关注此事,但具体负责的同事正在出差。

一位镀金金盐行业人士分析称,因“丙尔金”已经销售近7年,累计销量达几十吨,且运输管理和废液处理都并未严格管控,如果确实含有剧毒物质,其造成的污染危害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同时,国家相关部委的公信力也将受到质疑。

对“丙尔金”提出质疑的还有香港HKPCA及香港金属表面处理学会,该会在其深圳和上海的代理、经销商购买回来的"丙尔金",经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化验,发现其含氰量与一般的氰化金钾无异。另外,再将样品委托亚析美ASMAC公司化验,利用FTIR红外线和电子显微镜/能量光谱分析,发现在市面上销售的“丙尔金”,只不过是氰化亚金钾和柠檬酸钾的固体混合物,并非所谓的新物质。

同样对此事件疑惑不解的还有“丙尔金”的销售商。深圳一家代售“丙尔金”的化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说,以前知道“丙尔金”是单一化合物,现在警方说是剧毒混合物,差异太大,目前,只有等待权威部门给出检测结果。

自辩清白

面对警方鉴定,“丙尔金”生产企业恒生科技自称清白,其曾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出具过一系列检测结果来证实其合法无毒的身份。

这些证明材料包括,2010年2月24日,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对丙尔金分子式进行了命名。2009年10月30日,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清洁生产指导委员会对北京市场上销售的“丙尔金”进行了随机抽样,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急性经皮毒性试验,结果为,“丙尔金”的急性经皮毒性为实际无毒。

2011年4月15日和2011年12月5日,恒生科技分别再次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检测,检测结果也为实际无毒。

2013年4月30日,针对外界种种质疑,恒生科技在其官网上发表一份“告知书”称,“丙尔金”是一种新的化合物,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及国家发明专利的产品,曾获得环保部环境科学一等奖,是用于清洁镀金的新产品,是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保部、科技部积极支持推广的863项目。经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经皮毒性试验属实际无毒,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鉴定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截至目前,“丙尔金”产品已在市场销售7年有余,在广大用户使用中该产品性能稳定,从没有发现过任何中毒事件,证明是替代传统氰化物镀金的安全产品,包括在“神七”、“神八”等国防项目上的使用。

检方声明

就在恒生科技自辩清白的“告知书”发布的前两天,即4月28日,“告知书”中被用以佐证的中国疾控中心却发布了《关于“丙尔金”毒性试验结果的郑重声明》,否认曾作出“该产品属实际无毒产品”结论。这意味着,恒生科技单方面提供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丙尔金”检测报告极有可能存在造假的嫌疑。

《声明》说,“近日,有网站称‘丙尔金’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分类中心检测证明,不属危险化学品;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所检测,该产品属实际无毒产品……本所就以上内容特郑重声明如下:本所曾接受企业委托进行大鼠‘丙尔金’样品急性经皮毒性试验,但在本所出具的检测报告中均没有‘该产品属实际无毒产品’的结论。本所保留进一步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无独有偶,5月30日,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也发出了一份澄清公告。公告中指出,由于三门峡恒生公司因提供了不实信息,导致分析结果出现偏差,该学院现对其样品的分析结果作出全部作废的声明。

公告具体内容如下:本单位对三门峡恒生科技研发公司张群刚送检的样品“柠檬酸金钾”的研究分析报告《柠檬酸金钾分子结构的研究》和《关于柠檬酸金钾分子式的命名》,由于样品提供方提供了不实信息,导致分析结果的偏差,现公告对于样品“柠檬酸金钾”的分析报告全部作废。因样品提供方三门峡恒生科技研发公司张群刚提供的信息失实所导致的分析结果偏差完全是由于样品提供方的行为造成的,与本学院无关,本学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地方力挺

“剧毒门”以来,恒生科技的生产一直没有恢复,董事长张群刚也没有露面,但河南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工信局(下称“开发区工信局”)公开表示愿意站在恒生科技一边。因为恒生科技位于河南三门峡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区内的知名企业,三门峡又是中国主要黄金产地之一。

开发区工信局在给《第一财经日报》的书面回复中说:“恒生科技是一个合法、合规的企业,证照齐全。其研发、生产、销售手续合法,其主导产品丙尔金是经过多年的研发试验,科学论证,并经多家用户使用,且被国家多部门和权威机构推广使用的高科技产品。‘丙尔金’产品多年来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从未发生过任何不安全的问题和其他方面的争议。至于为何出现‘知名企业生产剧毒产品的情况’,我们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相信,事实胜于雄辩。”

开发区工信局还说,4月9日,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接到恒生科技反映的情况称,恒生科技工作人员赴江门解释产品情况被江门警方滞留,请求给予帮助。管委会委派三门峡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和三门峡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有关人员赶赴江门市,就有关情况与江海警方进行沟通,并转交相关材料,向江海分局提出,在未查清流通环节是否存在假冒“丙尔金”产品事实真相之前,是否可对前往说明情况的工作人员变更强制措施,待查清有关事实后再作进一步处理,江海分局未予采纳。

4月15日,江门市江海分局在三门峡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的配合下查封了恒生科技的仓库。同时,警方的查封已使该企业停产、产品供应中断。

各界发声

“剧毒门”发生后,引起了域内外各相关机构的极大关注,其纷纷作出各种反应。

4月30日,美国信息技术理事会、美国信息产业机构、国际电子工业连接协会、美国高技术产业协会、美国半导体协会、美国消费电子协会六家协会向国家发改委建议,担心替代方法不能达到电子产品需要的复杂技术和制造要求,鉴于电子元器件是当今技术的基石,在对镀金等工艺调整之前,需要对任何改动进行显著性评估、测定和试验,确保这些调整不损害高技术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

5月3日,香港工业总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称“丙尔金”无毒无氰是误导。香港工业总会表示,日前,工总收到会员公司及相关行业商会反映,内地调整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于2014年淘汰氰化物电镀工艺,替代的“丙尔金”清洁镀金技术声称无毒,但“丙尔金”经多家研究机构测试,发现其实是柠檬酸钾和金盐(即氰化金钾)的混合物,所以无毒、无氰乃是误导。基于事件的严重性,工总已致函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希望特区政府尽快向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调查“丙尔金”误导的无毒声称。工总将就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向会员汇报,并请会员留意日后的通告。

香港金属表面处理学会会长庄龙三表示,今次事件会影响港商营商。当局对现时电镀用的氰化金钾均有严格的储存及排放限制,惟若新产品因声称无毒而不受监管,对工人及环境的影响将不堪设想。庄为此致信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香港工业总会及多个商会,希望港府介入协助受影响的港商。

深圳市线路板行业协会会长辛国胜介绍说:前些年无氰电镀曾被提出过,最近几年也有人不断提出无氰一说,但都只是提出而已,直到“丙尔金”的出现。但目前在电镀行业来看,虽已在使用,还没有大量使用,原因有二,一个是从外观上看颜色不够,另外一个是从内部结构上看,不敢大规模使用。如果要使用,可能大部分的企业还需要对“丙尔金”进行检测。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在看到相关媒体报道后,对恒生科技的专利进行了分析,从专利打假的角度也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恒生科技的专利权无效。该事务所的分析报告称,丙尔金产品的专利存在合成工艺不能重现、结构式不成立、分析数据与专利中物质不对应的问题。

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蔡素玉、叶国谦、吴秋北等也联名致信国家发改委,敦促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此事,查证“丙尔金”是否属剧毒品。

最新进展

官方: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国家科技部、国家工信部四部委曾联合发文推广"丙尔金"技术,但到目前为止,以上相关的部门或机构等对此次事件尚未作出哪怕阶段性的负责任的说明或解释。虽然给此次事件的最终定性需要时日,但至少也应该采取临时性手段或措施,毕竟该事件牵涉到了剧毒物品,关系到产业发展,关系到环境保护,更关系到人体健康,这样人命关天的大事,岂能儿戏!

地方:尽管“丙尔金”被曝“涉毒”,但从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2013年5月20日发布的“三门峡市发布五大千亿元产业集群规划”来看,显然未受该事件的丝毫影响,仍然提出建设“以清洁镀金(银)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千亿元产业集群。规划了恒生科技年产600吨‘丙尔金’、年产500吨添加剂等总投资34亿元的18个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052亿元,使三门峡市以清洁镀金(银)为主的新材料千亿元产业集群总销售收入达到1162亿元,新增利税99亿元”。

行业:针对“丙尔金”广受业界质疑的问题,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以及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在综合了来自地方行业协会、半导体和电子信息厂家、印制电路生产厂家和材料配套厂家等近百条意见后,联名向国家发改委请示,期望暂停“丙尔金”的推广,并希望发改委能够从国家环境和行业发展两方面考虑,尽快发文对2014年淘汰含氰电镀工艺的命令作出分步实施的修正规定,在2015年替代20%,使相关行业能够顺利的发展。而上海市电子学会电子电镀专业委员会还专门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调研及探讨,认为目前以“丙尔金”全面替代氰化亚金钾是不妥当的,并致函国家发改委,建议其撤销或暂缓执行该项禁令,同时抄报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工信部科技司以及科技部政策法规司。

企业:“丙尔金”事件发生后,不少地方都在对相关加工企业加紧排查,如,在深圳市罗湖区卫生监督所的排查通报中指出,该所辖区暂未发现黄金首饰加工企业中有使用“丙尔金”的情况。但该所已向辖区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发布提示,如有使用“丙尔金”的企业,在具体情况明晰前应暂停使用“丙尔金”,并认真做好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而一些曾使用该产品的电镀企业已开始持观望态度,不敢再进购“丙尔金”。

其他:已有机构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恒生科技的“丙尔金”专利(专利公开号为CN101671839A)无效,国家知识产权局目前已经接受审理。

专家呼吁

“丙尔金”被爆含氰化金钾后,无氰电镀专家刘仁志高级工程师表示,“丙尔金”曾被说成完全可以替代氰化亚金钾,作为镀金的原料,实现镀金行业半个世纪来无毒、清洁、环保生产的愿望,但现在看来,它本身也含氰,对在一线从事生产活动的工人以及长期接触到这类产品的人群是很不负责任的。氰化物的毒性太强,一旦逃脱公安部门的监管,流向市场和社会,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都是不可估量的。他呼吁:“最近多个地方都已经检测出‘丙尔金’中含有氰化金钾的成分之后,公安部门有责任立即对市场流通环节进行清理,杜绝该物质无监管地流向社会。”同时,他还建议国家质检总局应联合权威检测机构,对该产品进行检测分析,给社会一个权威的交代。

广州某权威检测中心的专家也呼吁,应由多个部门进行联动,由公正第三方在场,先对检测产品进行成分鉴定,确定是"丙尔金"后,再对其进行毒性实验以及危险化学品鉴定等测试。

为了国家的环保事业,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本刊也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尽快作出权威论断,给各界一个说法,同时本刊还将继续关注和追踪事件的进展,以作出能够还原事件真相的后续报道。(来源:《表面工程资讯》2013年第3期柳斌执笔)

根据“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原则,国内油价继8月30日上调之后,今日又迎来新一个调价窗口。多家市场机构普遍预测,虽然受叙利亚局势左右,最近一个调价周期国际原油价格先涨后落,但此轮成品油上调几成定局,预计涨幅为100元/吨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若此轮成品油上调落定,则成为新机制下首次成品油“三连涨”,这也将是年内油价第六次上调。

自8月30日油价上调后,国际油价持续被美国叙利亚战事左右。9月6日,纽约原油价格涨至每110.53美元,创出两年来的新高;布伦特原油价格也突破了每桶116美元。而到9月10日收盘,纽约原油价格跌至每桶107.39美元,跌幅为1.9%;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每桶111.25美元,跌幅为2.17%。

“近两日国际油价虽然大跌,但跌幅尚不足以扭转本轮成品油上调的趋势。”卓创资讯原油分析师陈晴表示,在新一轮成品油调价计价周期内,原油均价较前一周期依然呈现上涨的态势,国内油价仍存在上调的可能。

截至9月12日第九个工作日,金银岛监测的原油变化率为1.79%,而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11日一揽子原油平均价格变化率为1.43%。根据该系统的测算,预计国内成品油价格今日将再次上调,最快将于13日24时执行,调整幅度或在每吨100元左右,折合每升价格,汽油上涨幅度大概是每升6-7分,柴油上涨幅度大概是每升8-9分。

如果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成行,自7月20日以来,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连续三次上涨,累计涨幅达每吨650元左右。成品油价格上调对炼化企业则意味着利润的增加。综合三连涨期间成品油价格上调和原油价格上涨幅度测算,国内炼油行业炼油毛利每吨增长140元至150元。

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能源行业研究员王健表示,目前国内油价已经基本同国际接轨,而且目前市场成品油供应充足,油价上调那么炼油企业的成品油出厂价也可以随之上调,这样在前期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利润被放大,对于炼油市场来说是直接的利好,油价的持续上涨提升“两桶油”的业绩表现。

对于国内成品油市场走势,金银岛分析师韩景媛表示,如果周五油价上调能够兑现,那么国内成品油市场将面临三连涨,且此前两次幅度较大,主营销售公司汽柴油成本处于高位,在调价日和下轮调价初期市场行情将逐渐转淡,不论是市场成交价格还是成交量都将不会乐观,国内成品油行情还可能经过一段徘徊期后出现小幅度下行。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认为,在成品油价格上调预期下,近期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继续走高,国内批零价差有所缩窄。一旦调价落实,如果国际油价保持回落态势,预计批零价差将再次扩大,加油站在利润加大的情况下,或将打出优惠促销策略。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将在今天下午公布本次油价调整的最终信息。按照规定,在每次调价日,成品油价格需要调整时,将在17时左右公布调价通知;调价金额不足50元、价格暂时不作调整时,将于15时左右发布信息。

新一轮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期将于13日打开。受叙利亚局势左右,最近一个调价周期国际原油价格先涨后落,总体保持上升态势。市场机构普遍预计,新机制实施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首次“三连涨”或将到来,这也将是年内油价第六次上调。

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11日一揽子原油平均价格变化率为1.43%。根据该系统的测算,预计13日调价窗口再次开启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将再次上调,调整幅度或在每吨100元左右 由于最新公布的美国原油库存继续下跌,国际油价11日小幅上涨。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师高国云认为,就目前情况而言,本次调价搁浅可能性较小,若国际油价在本轮调价周期最后一个工作日继续反弹,则将实现新机制以来首次“三连涨”,涨幅在百元左右。

我国于今年3月底出台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按照新机制,国内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做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分析师王金涛说,最近一个调价周期内,在叙利亚局势变动、美国原油库存下滑以及美国经济数据进一步好转等因素影响下,国际油价呈现一轮上涨态势。随着近几日叙利亚紧张局势有所缓解,国际原油价格失去炒涨动力。对供需面影响更大的利比亚原油产量逐渐恢复,此前关闭的石油输出终端也有望重启,致使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调。

如果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成行,自7月20日以来,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连续三次上涨,累计涨幅达每吨650元左右。

根据计算,如果本轮汽、柴油价格相应上调幅度均为每吨100元,折合每升价格为90号汽油0.07元,93号汽油0.08元,柴油0.09元。

以月跑2000公里,每百公里8升汽油的私家车为例,此轮汽油每升上涨0.08元左右,相应的下个计价周期的油耗成本将增加6.4元,支出并不算多;但综合三连涨,汽油累计每升上涨0.5元,与三连涨之前相比,私家车每周增加的油耗支出达20元。

(责编:李冉、吕倩)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关注 环境 保护 事业 清洁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舌尖上的APEC:中西式餐点一网打尽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对越反击战时期中国女兵照片首度曝光(组图)

金正恩出席朝鲜大队长及大队政治指导员大会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