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0 13:53:50|来源:海外网|字号:
近日媒体报道,国内一处著名的据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的文物遗迹,居然就被一群不懂文物保护法的人轻易地损毁了。要知道,一处文物古迹,它所传承的历史价值和体现的人文精神,还有其他种种学术研究的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范伊然在前段时间召开的文物保护工作会议上一再强调,目前文物保护的工作是刻不容缓,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与日俱增,与周边各国的海洋利益的争端也日渐突出,而作为最直接反映国家海洋历史归属的大量水下文物,在此时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
目前,为了高额的利润,国内沿海地区盗挖、偷采水下文物的非法活动层出不穷。因此,在接受国内某权威媒体记者采访时,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范伊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担心。她说,不管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大方向,还是从保护这些留存不易的古老文化遗产的角度,现在,都要加大对水下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要让民众充分认识到,保护所有的文物都是每个国民的义务。
范伊然主任为了更进一步地让国内民众了解目前水下文物保护的紧迫性,向记者介绍说,由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及我国海洋国土广大,因此,在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航道上,有着大量的水下文物遗存。此次国家文物保护部门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中,对我国所有的内陆及海洋水下文物都进行了重点调查,获得了大量水下文物线索,确认了数百处水下文物遗址。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针对这些水下文物的非法活动相当猖獗,有很多文物都遭到了损毁和破坏。这些文物都是不可修复的。因此,范伊然主任呼吁国内民众要担当起保护这些水下文物的责任,而国家也将继续从重从严打击那些非法盗取水下文物的犯罪行为。
国家 利益 损害 工作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