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0 11:53:00|来源:海外网|字号:
近日,搜易贷创始人兼CEO何捷在接受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采访时表示,“在目前这种高速增长的情况下,P2P行业去年总成交金额是1000亿,今年达到2500亿应该没有什么悬念”。
高速增长的同时,P2P平台正成为投资的新“热土”,吸引了大批互联网企业,银行的进入。
同时,监管细则呼之欲出,资本与大佬在监管前夜密集进入,对一向由草根主导的整个P2P行业亦是影响深远,业内人士透露,此番变动或将引起行业洗牌。
大佬进入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国内有近19家P2P平台获得了融资,其融资金额基本都在1000万元以上,出资方不仅有VC、PE机构,也有小米、联想这样的企业。
而互联网公司进入的步伐更是惊人。8月,阿里巴巴小微金融集团的金融服务公司招财宝上线;9月2日,搜狐旗下P2P平台搜易贷上线;同日,联想控股旗下的联想之星投资银豆网;9月18日,和讯网宣布进军P2P行业。据传,京东P2P平台已经开始内测,而百度、腾讯同样宣布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
此外,银行业也早已纷纷进军P2P。如国开行下属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江苏金农公司打造的开鑫贷,包商银行旗下的小马bank,民生银行旗下的民生e贷和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
与此同时,P2P正愈发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9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特别报道了P2P平台,称其“比余额宝还火”。
而据融360统计,截止到2014年8月,全国P2P平台发展超过1200家,通过P2P平台成功借款的人数达到19万,投资人达44万。易观国际数据则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P2P市场。
“网贷之家”发布《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2014年9月月报》显示,9月P2P保持增长,9月行业成交量达257.28亿元,环比8月增长8.71%。
格局生变
而这批“大玩家”的加入正在逐渐改变P2P行业。
此前,P2P行业以草根民营企业为主导,在“无门槛、无规则、无监管”的情况下,高收益的同时亦伴随着高风险,甚至达到每天都有平台“跑路”的情况。这其中,除了诈骗平台以外,也有不少平台是因为运营一段时间后出现提现困难。可以看出,不少平台存在风险滞后性,垫付实力和资金管理能力普遍不够完善。
网贷之家相关人士分析指出,随着上市公司、国企、传统金融企业、互联网公司进入P2P网贷行业,网贷平台的综合实力正在逐渐提升,新平台的资本实力也上了一个台阶。
中国财经大学中国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就认为,“这些机构公司专业性强,资本实力比较强,万一出问题,抗风险能力强一些”。
而其中,尤以搜易贷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不仅在流量、平台、用户数据上拥有天然的优势,在数据分析、信用审核和互联网化交易等方面更是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在行业无法获得央行征信数据的情况下,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优势凸显。
“包括大交易数据、大交互数据和大金融数据,都将成为互联网企业做P2P的优势。”搜狐搜易贷CEO何捷称,搜易贷已经和益博睿(Exprian)进行合作,建立了信用评估模型和风险决策模型。
“大数据能帮我们分辨一个人还钱的概率,把一些高风险的人群排除掉,达到精准获客。”何捷透漏。
竞争升级
9月27日,中国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首次明确了P2P十大监管原则。他表示,P2P监管思路是要落实实名制原则,投资人与融资人都要实名登记,资金流向要清楚,避免违反反洗钱法规。
同时,王岩岫还强调,P2P还应该有一定的行业门槛,P2P信息平台作为分析、遴选新闻信息、提供参考性的信用分析有很强的专业性,应有一定的门槛,对从业机构应该有一定的注册资本,高管人员的专业背景和从业年限、组织架构也应该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平台的风险控制、IT设备、资金托管等方面也应该有一定的资质要求。
针对监管原则,何捷表示,监管对于规范、资金相对充沛的大平台来讲,并不算是问题。像搜易贷这样的平台反而十分希望能够助力监管政策共同实现行业的“阳光生长”。
海通证券分析师戴志峰则认为,监管的出现,很可能结束P2P行业的高速增长,行业将面临洗牌。
此前,一些草根平台动辄2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成为了他们的“杀手锏”,不过,随着监管政策的呼之欲出,“拼收益率”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风险控制的成本大幅提升,将对冲掉一部分利润,绝大多数平台的收益率都将逐渐回归到一个理性的水准。那时,平台的安全性将成为竞争的制高点。
业内人士预测,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之后,随着政策的变化和新玩家的加入, P2P网贷市场将进入洗牌期,网贷平台会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品牌好的会继续高歌猛进,违规操作及经营不善的平台会退出市场。未来一到两年,P2P的市场格局会基本形成,那时,绝大多数的P2P公司将难免被淘汰的命运。
搜易贷 巨头 进场 迎来 行业 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