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华人>> 正文

“80后”海归创业“接地气”开办社区养老院 

2014-08-14 08:11:00|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图为赵航逸在给顾客发放游戏道具 (图片来源:重庆商报)

电子信息、金融管理、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仿佛成了海归投身工作的热门领域。事实上,越来越多的“80后”海归,回国后把自己的所学所见和创新创意相融合,投身一些普通行业,取得了不一样的成绩。

一店多用 快乐平台

赵航逸和孙永媛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犯罪与刑事司法学专业研究生,两人在美国读研期间相识并成为朋友。留学养成的独立性格和创业思维,令两人放弃了诱人的留美深造机会,而选择把当地的一种保质期短但不含添加剂的酸奶冰淇淋带回国内创业。“我们想把这种健康环保的食品带回国,让更多人分享。”赵航逸说。

然而,创业初期的不顺遂让他们开始思考如何“翻身”。一次与顾客的偶然互动,让两个“80后”创业者萌生出了新的创意,除了为老会员提供折扣,还免费举办特色主题派对,提供美国留学或旅游资讯,不定期开展英语沙龙、老电影放映室等活动。“我们最初只是想传播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为了扭转生意低迷的颓势,才推出了主题派对活动,把冰淇淋店变成了一个快乐的社交平台。”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指出,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心态“接地气”很重要。中国创业环境跟海外是不同的,许多人在创业时心并没有落地,不能适应环境,因而要适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创业方向。

重邻里情 做实在事

32岁的陈卿从国外的电子信息管理专业本硕连读毕业后,由于思乡情切而回国。在北京打拼了一段时间,父亲希望他用自家的还建房干一番事业。经过市场调查,陈卿把目光瞄准了养老产业。在经过10个多月的装修后,有200个床位的社区养老院开始试营业。

在试营业初期,养老院只入住了20位老人,收支难以相抵。然而,对老人的诚心照顾和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许多老人回家过年时免费给他做广告,养老院的人气越来越旺,现在院里已经入住了80多位老人并且60%的老人都是原来村里的老邻居、老街坊。

“说实在的,当初办养老院也是想留住邻里情。”陈卿说,拆迁常常是拆散了邻里情,许多拆迁户都搬离了这里。陈卿的父亲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他当时鼓励陈卿办养老院,就是想留住邻里街坊的那份情谊,为老人尽孝。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坦言,海归选择回国“接地气”应多做考察,更多地放眼于二线城市。海外人员回国会有一定住宅成本和人力成本,而二线城市的创业压力要小很多。“最近有很多海归选择在成都、武汉、苏州、杭州等二线城市创办公司,这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徐鹏 刘璐)

原标题:“80后”海归创业路:沉下去 干起来

(责编:吕文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80后 海归 二线城市 主题派对 游戏道具 微软公司 连读 资本中国 旅游资讯 红杉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咨询|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