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中原创投成渝书画赣鄱旅游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华人>>华人专题>>第五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 正文

站在高原能看多远

——记留日归国博士、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教授  张伟

2014-07-24 14:07:00|来源:海外网|字号:

不以身作则,不加强对研究队伍的思想培养,这支队伍是做不出什么成绩的。在日常野外现场研究中,他不顾严重的高原反应,带领大家深入到草原牧区,深入到帐房中为牧民义诊。当他们知道张伟是归国博士时非常地感动,都说:“这么高级别的专家走乡串户是没有过的,你们的到来,不仅是为我们看病,重要的是你们的行为深深温暖了我们这些边远牧民的心,知道党和政府在惦念着我们、关怀着大家。”

高原对人体的损伤是“天灾”,谁也改变不了。解决高原病的唯一办法就是脱离高原环境。学界前辈们为了研究高原病奋斗了几代人,得出了这个结论。张伟不甘心,因为他相信:人定胜天。

人定胜天

青海地处西北边陲,自然条件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使该地区居民身体状况明显不如其他地区,尤其是作为高原健康杀手的高原病,广大医学科研人员都无计可施。在大学接触医学时张伟就暗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原医学领域有所建树。

但后来的现实告诉他,现实和想法差距太大,高原医学界的前辈们呕心沥血几代人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凭张伟一个人怎么可能轻易解决?可看到高原家乡人民饱受高原病折磨的现状,张伟心有不甘。为了这个目标,二十年来他紧盯高原病不放,远渡重洋求学深造。

出国留学对内地较发达地区来说已不算是什么难事,但对经济社会发展几近末位的省份来说谈何容易。长期以来,我国高原医学研究工作在国际上总是那样的默默无闻,在国际舞台上总是似有似无地呈现着,在重大领域的学术活动中也总是难觅华人的身影。这是一种痛,更是一种无奈。功夫不负苦心人,张伟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日本金泽医科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由于自己的努力,还获得了特别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在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过程中,是由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产生了内源性的NO,而不是认为的损伤后诱导表达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这个结论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与认同,国际休克专业杂志《Shock》刊发了本研究论著;在国际上首次揭示出了在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过程中内源性肾上腺素激动β2受体是一种机体重要的代偿机制,β2受体功能受阻将会对患者产生致命的影响。该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药理学专业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上;在国际上攻克了“为什么在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过程中β2受体功能受阻会对患者产生致命的影响?”这项成果得到了国际病理生理学界的认可,国际麻醉学顶级刊物《Anesthesiology》刊发了该研究内容。凭借着这种骄人的业绩不但提前一年完成了学业、获得了学位,而且获得了 “特别学长赏”,这是该校建校以来首次为有突出研究贡献者颁发的奖项。

月是故乡明

由于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优秀业绩,张伟获得了日本文部省科研经费资助,这种资助一般很难获得,何况是对一个被视作“偏见国”的外国人。就在张伟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却没有那种预期的喜悦——在自己取得一些成果时,总因成果不能归属于家乡人民而心有不甘,因此他决定回国,完成自己曾经的梦想。这个决定让他的恩师难以理解,在他诧异的眼神中张伟离开了日本。

回国后,面临的困难始料未及。为了他,妻子也不得不放弃在日本的工作。但好在妻子深明大义,能够理解他的抉择。但在国外生活的孩子回国后极度不适应国内的生活,让张伟苦恼不已。身边的人也都在劝他,孩子才是你的“千秋伟业”,千万别丢了芝麻捡西瓜。

要说张伟不矛盾、不纠结,那是不真实的。一番挣扎后,他决定“牺牲”儿子——带着外文比中文好的儿子回国创业。

这是何种痛苦的抉择。

甘做拼命三郎

四十出头的张伟的眼圈总是黑的——严重睡眠不足。有时妻子劝得多了,脾气温和的他也会忍不住烦躁起来:还有其他办法可想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和国际合作等多个项目,由于均属前沿项目,太多工作别人是插不上手的,只能靠自己干。作为一位高级研究人员,原本需要做的只是生产“思路”与“思想”,但现实中,从粗到细、从复杂到一般,事无巨细,均需要张伟参与。

张伟的身份是多重的。他是研究员,有太多课题要做;他是导师,指导着多名硕博研究生;他是实验员,发明改良多种仪器;他是设计师,设计着国内最大的高原医学研究楼内部设置方案;他是工程师,解决着越来越复杂的编程设计;他是修理工,维护着从国外采购回的高精尖仪器;他是辅导员,呵护着研究生们嬗变的精神家园……

张伟的身份很多,但作为儿子和父亲的身份却总是缺失的——母亲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儿子归国学习生活困难重重。但张伟实在太忙,无暇分心关怀,只能心怀内疚,仰天长叹。

选择高原医学就等于选择了“牺牲”与“高尚”。创造个人的辉煌也许只需几年工夫。但成就一番事业,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张伟在一开始就抓紧了对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尽管对张伟来说寸时寸金,但他意识到,不以身作则,不加强对研究队伍的思想培养,这支队伍是做不出什么成绩的。在日常野外现场研究中,他不顾严重的高原反应,带领大家深入到草原牧区,深入到帐房中为牧民义诊。当他们知道张伟是归国博士时非常地感动,都说:“这么高级别的专家走乡串户是没有过的,你们的到来,不仅是为我们看病,重要的是你们的行为深深温暖了我们这些边远牧民的心,知道党和政府在惦念着我们、关怀着大家。”

为了解决高原医学的发展问题,在进行大量科研工作的同时一直高质量地编写着《高原医学》教材,目前这部由张伟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的我国首部高原医学专用教材即将正式出版发行。

“心”比天高

高原病研究难度高,许多前辈望而却步。而张伟却好似“不知深浅”地前行着。许多人说张伟,心比天高!

“把中国高原医学研究引领至国际舞台,向着国际前沿水平推进。”这是张伟长久以来的夙愿。

短短几年,张伟已较高水准地建立起了自己的研究平台,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内的多项研究任务。目前,已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省、部级课题项目有16项,发表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6篇,合著SCI收录论文17篇。2012年被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之所以在短期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张伟的体会是,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完全的爱国之心,就会拥有超乎寻常的精神与才智。

站在高原仰望苍穹,张伟“心”比天高!

(责编:李瑛)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张伟 第五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军装照(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云南篇 (高清)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创新|中原|创投|成渝|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