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中原创投成渝书画赣鄱旅游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华人>>华人专题>>第五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 正文

情牵故乡山水 心系中华文化

——记福建省新侨专业人士联谊会副理事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语言学博士、教授  郑通涛

2014-07-24 13:56:34|来源:海外网|字号:

2004年,郑通涛做出了人生中最重大的抉择——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乡福建。他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只有在国际上推广汉语,才能真正地宣传中国,让外国人理解中国,也才能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赢得更多的支持,在国际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学的东西在国内可以用得上,我应该回国!”

说到如火如荼的海外华文教育、孔子学院,郑通涛教授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的经历充满传奇的色彩。

郑通涛先后任教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名校;他是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和计算机学权威;他是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际学院创始人;他连续5年担任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国会中国顾问。

18年的海外经历,让郑教授触动最大的是国外有些媒体对中国的片面报道,导致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误解中国。郑教授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只有在国际上推广汉语,才能真正地宣传中国,让外国人理解中国,也才能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赢得更多的支持,在国际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学的东西在国内可以用得上,我应该回国!”2004年,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大的抉择——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乡福建。

勇于奉献 助推文化走出国门

习近平同志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郑通涛觉得,要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播工作,就要举全民族之力,协同创新,走出一条新的路子,尤其应抓住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契机,加强与台湾高校之间的沟通合作。在他的领导下,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与台湾铭传大学、台中科技大学、台北教育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共同研究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诸子百家的思想和当代华人的时代精神,共同探讨两岸汉语国际教育合作交流的机制与模式,共同承办国家发改委项目“两岸华文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国务院侨办重点课题“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模式研究”等。

这些合作增强了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了大陆和台湾汉学教育机构各自的优势,共同在世界各地开展华文教育。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不断深入,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元。由于年龄、知识背景、职业等的不同,各自具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学习要求以及学习环境。因此,国别化是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必然趋势。2009年郑教授发起中国首届“汉语国别化教材国际研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全球孔子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国内教材出版社编辑等。学者们共同分析当前对外汉语教材中存在的缺失,探讨国别化教材设计的新理念。目前,厦大海外教育学院开发了面向国际的《龙门汉语》和面向印尼、老挝、缅甸、俄罗斯、西班牙等国的本土化汉语教材,为在这些国家推广中华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中华文化推广的研究领域,郑教授提倡期刊的推陈出新和呈现形式的多样化,应做到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并重。他亲自担任《海外华文教育》、《汉语国际学报》等期刊的主编。其中《孔子学院发展研究》是全球第一本以研究孔子学院发展状况为导向的期刊,《Quarterly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是全中国第一本新汉学研究的英文期刊。

郑教授认为,所谓“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其实就是“一教”,根本仍然在“人”,即教师的问题。2008年,郑教授受国家汉办和厦门大学领导的委派,具体负责筹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基地倚重厦门大学“侨、台、特、海”的办学特色,自成立以来,培训了近10000名华文教育师资,并实施“走出去”战略,派出教师到东南亚等地面授教学,培训当地华文教师1000多名。这些教师是目前中华文化推广的中坚力量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使者。2013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布南方基地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建成孔子学院院长学院,培养中华文化推广的高层次人才。

大胆创新 掀起华语教学革命

郑教授在海外长期从事语言学和计算机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他认为在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的潮流中,华文教育如果仍沿袭纸媒为主、口传面授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没有出路的。因此,在华文教育传播的技术上应该大胆创新,实现一场技术革命。

为了迎接华文教育传播技术革命的早日到来,郑教授率先将先进的互联网、多媒体和云计算技术充分应用到研究当中:他首创全球第一个孔子学院网络教育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全球首家对外汉语新闻媒体网站——环球汉语新闻网;全球第一个“移动孔子学院学习平台”;全球第一个汉语国际推广云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这些创新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满足了全球汉语学习者、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研究学者、汉语志愿者教师、以及相关汉语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对汉语国际推广领域的需求,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为全球700多所孔子学院(课堂)、数以百万计的学习者提供了学习汉语的新手段,走在全球华文教育的数字化前沿。

一个人毕其一生精力能研究出一项全球首创已属不易,而完成四项全球首创简直就是一个传奇。新华网、台海网等众多媒体对这些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福建日报》的“海峡新闻”栏目对郑教授进行专访,并将这些技术革新誉为缔造最具前瞻性、最具科技感的汉语推广教学新方法。

基于以上技术的应用,郑教授还主持开发了漫书汉语学习系列丛书,充分利用动漫等多媒体技术,运用中国国宝——熊猫“卧龙小子”的动漫形象,以生动活泼的展现形式、绚丽多彩的图片、清晰的音频效果,为汉语学习者打造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学习体验,使汉语学习者更加了解中国文化,感受汉语魅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语。同时他指导厦大海外教育学院开发完成了130门汉语远程网络教学课件和网络师资培训课件,与印尼万隆国际外语学院、泰国博仁大学商务中文系、缅甸缅华互助会、新加坡明日教育学校、泰国清莱府博冠中文学校等单位签订协议,大力开展汉语网络远程教育,并制作非汉语专业远程课件约80门课。

点石成金,用心培养新侨人才

回国后,郑教授受命主持筹建厦大国际学院。他提出国际学院必须与国外知名大学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开展集团式合作办学。在郑教授担任厦大海外教育学院院长期间,学院致力于创新办学方向,培养高层次人才,将海外教育学院从一个纯粹的培训机构提升为以学历生教育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学院。在他的领导下,设置了两个博士点、四个硕士点,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与教育的学科体系,国家汉办在全国基地院校推广了厦大海外教育学院的学科设置。他在担任繁重行政职务的同时还承担了跨学科硕、博课程,指导厦大海外教育学院、人文学院、软件学院的数十名硕士、博士,为国家培养了跨学科对外汉语教育通才。同时,郑教授担任国家多个部委办的专家顾问,经常性地为各部委办提供专家咨询。期间他曾受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委托,针对新加坡、台湾地区职业技能教育发展情况开展调研工作,受到时任国家劳动和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关于《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调查研究》的报告”上批示:“这是一项填补空白的基础工程。”

2013年,郑教授促成厦门大学新侨研究院的建立。这是全球首家高校新侨研究院。这一研究机构,将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华侨华人研究机构,而是以跨国界、跨学科、跨行业、跨校系的协同创新模式,整合全球新侨研究力量,专注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了国侨办和省市侨办的关心指导和资助以及海外侨领的大力支持。新侨研究院的首个教育项目——国侨办与厦门大学共建华文网络远程学历教育项目已正式启动,为新侨人才的培养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培养更多的新侨人才提供更大的平台。

鉴于郑教授在促进与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的重大贡献,201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向他颁发了福建省“友谊奖”。 

(责编:李瑛)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郑通涛 第五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军装照(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云南篇 (高清)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创新|中原|创投|成渝|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