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华人>> 正文

【海外版】舌尖上的中日交流不可忽视

2014-06-06 09:43:00|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当前,《舌尖上的中国2》在中国热播。在这个纪录片中,美食与乡愁、亲情产生了紧密的关系。在中日交流史上,美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桥梁和渠道,美食为两国民众了解对方国家提供了最直观、最深刻的素材。

美食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餐馆。餐馆外面招牌上的汉字和菜单,是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早期的华人出国主要是靠“三把刀”,菜刀、剪刀、理发刀是他们谋生的工具。当前,中国有约5000万华侨华人分布在全球各国,正是他们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

在日本,“中华料理”四个字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已经成为日本民众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只是在日华侨华人会做中华料理,还出现了大量专攻中国菜的日本厨师。早年,日本中华街的中国菜多以广东菜为主,长崎新地中华街则主要是福建菜。近些年来,来自中国东北等地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东北菜馆在日本也很多。

被称为“四川料理之父”的陈建民(1919年-1990年)曾在日本放送协会的美食节目中展示四川料理的魅力,受到广泛关注。陈建民还打破了中国传统“偷精学艺”的师徒体制,1966年在日本开设惠比寿中国料理学院,为在日普及中国美食文化作出巨大贡献。在当前的日语中,“麻婆豆腐”、“回锅肉”、“青椒肉丝”等中国菜的发音与中文几乎完全相同。2003年,日本放送协会还推出了电视剧《麻婆豆腐的老婆》,其原型就是陈建民与其子陈建一。从中可见日本社会对中国美食的喜爱。

在日本的中国菜大概有东、西、南、北四大菜系。“东”,主要是指上海菜,代表性的美食有八宝菜、小笼包等;“西”,主要是指四川菜,主要有麻婆豆腐、干烧虾仁等;“南”,主要是广东菜,主要有虾饺、叉烧等;“北”,主要是北京菜,包括北京烤鸭,炸酱面、水饺等。

反过来看,日本料理也是日本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和食——日本人的传统饮食文化”正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为日本料理增加了魅力。当前,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分布着大量日本料理店。

日本料理在中国受到广泛欢迎,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日本料理以米和面为主食,且餐具为筷子而非刀叉,中国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其次,追求时尚好体验异国风情是消费者尝试日本料理的原因之一。调查显示,当前日本料理的消费者主要以25-45岁的中青年为主。第三,日本料理给中国人整体的印象是健康、营养、美味,这种平衡膳食类型的料理受到注重养生人群的欢迎。

民以食为天,美食中蕴含着人们太多情感。中国人和日本人都习惯于在饭桌上交流感情。中国菜和日本料理都成为两国民众相互了解的平台。当政治交流、经济交流不容易推动时,美食依然为中日交流默默地开启着一扇窗。(摘自日本新华侨报网)

(责编:肖静阳)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福建菜 中日交流 日本民众 青椒肉丝 回锅肉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揭秘!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全国最美“校花”扫描第一期--北京篇(高清)

揭秘!被“踢出”豪门的女星 豪门弃妇现状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