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2月25日10:4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2月25日电 据美国中文电视记者报道,在2012年底,FBI高调封锁曼哈顿华埠东百老汇街,逮捕26名涉嫌移民欺诈的律师事务所职员以及相关人士。上个星期,这起移民欺诈案的当事人已经开始接受陪审团审判,很有可能这周就会定案。
由于这起案件正在审理当中,也引起了《纽约时报》的关注。《纽约时报》近日的报道指出,由于大规模华人移民欺诈事件的曝出,虽然不是每起申请都涉嫌欺诈,但联邦有关部门现在对纽约市的所有申请人都持怀疑态度。
《纽约时报》报道说,过去6年来,大约一半不面临被驱逐出境问题的中国移民,都是在纽约市提交避难申请的。在纽约联邦避难申请署2012财政年度收到的避难申请中,超过62%都是中国移民提交的,该署近年来收到的中国移民申请的数量,比紧随其后的10个国家的总和还多。这一鲜明的对比也让联邦有关部门对纽约市华人的申请开始起疑。这也导致在2013财政年度,全美范围内华人的避难申请成功率有40%,而在纽约市,这一数字只有15%。
纽约城市大学教授、纽约华侨问题专家邝治中指出,在华人中,大部分申请避难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造假问题,这包括编造受迫害的经历、伪造证明文件以及虚构证词等,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想拿到在美永久居住的身份,庇护成了获取这种身份的最普遍的办法。避难申请被批准的人可以马上找工作,还能在一年后申请绿卡。由于这样的需求不断增加,从事避难申请的律师楼和各种公司,便开始在曼哈顿唐人街、皇后区法拉盛、布鲁克林日落公园等的华人社区遍地开花。《纽约时报》报道,这种买卖获利颇丰,有些公司对每项申请收1千元,再加上之后的各种额外费用,总额高达1万多。纽约避难申请署的副主任艾希莉·考迪利·米瑞劳说,这些欺诈让整个避难体系受到严重破坏。
《纽约时报》报道表示,虽然从2012年开始进行的这些公诉可以暂时抑制中国人在纽约的避难申请,但政府官员私下里认为,想通过高调处理一起案子解决整个欺诈问题是根本不可能的。
美国中文电视当时也大量报道了在2012年FBI查封华埠多家律师楼的消息,事情发生后,很多移民也非常担忧自己已经交由律师处理的案件是否就落空了,自己的辛苦钱也打了水漂。对于移民社区来说移民案件也是最受关注的,而《纽约时报》揭露华裔社区移民案造假也对于华裔社区的冲击相当之大。美国中文电视记者王诗瑶采访了法拉盛华商会的总干事杜彼得,看看《纽约时报》曝光华裔社区移民欺诈后华人社区有些什么样的反应。
记者:对于移民社区来说,获得绿卡开始美国梦是踏足美国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是被纽约时报曝光华裔社区移民造假的问题也对社区的冲击非常之大。FBI查封了刘枫凌律师楼,这是不是只是冰山一角,纽约时报的报道是否对华裔社区未来移民影响很大?我们也请杜先生给我们解读一下。
法拉盛华商总会干事杜先生:我觉得查封律师楼的事件在华人社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觉得这次《纽约时报》的报道间接的伤害了华人社区。我们华人都直接的和间接的为美国社会做出了直接的贡献,我们华人这些年在纽约和全美国做得很不错。刘律师逮捕的事件不能代表华人的移民案件都是欺诈或者不真实的。我们呼吁广大华人以正确的合法的途径获得绿卡。
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注意到,对于移民而言,任何和移民相关的新闻都是非常重要的。几年前,法拉盛的罗斯福大道上,一家移民事务所就发生了办理的人员遭遇割喉焚烧的事件,原因就是这个工作人员给别人办理移民,不断收钱,但是最终那个移民的案件搞砸了,产生了纠纷。这个是个悲剧,所以业者应该有良心,不能只赚昧心钱,搞坏了这个市场,而新移民也不要病急乱投医,成为移民案件当中的受害者,或者试图找到捷径去获得身份。
中华公所中文秘书廖伯俊:继刘律师被抓之后,很多律师楼都不敢明目张胆了,比较低调,但是我相信很多不法的人为了赚钱还在做违反法律的勾当。
王女士:很多律师楼都是抓住了新移民急于获得身份的心态,新移民为了工作,身份问题对于他们非常重要,他们自然而然的掏出钱来。
(责编:盖林讌)
纽约时报 移民影响 纽约城市大学 避难申请 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