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18日09:42|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1月18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国际和跨文化期刊》(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的报告则指出,40%的国际生没有要好的美国朋友。而在中国学生和东亚学生中,该数据更高。
另据美媒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1/3从常春藤大学毕业归国的中国留学生被认为社交能力不足。而这一数据是针对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交往而言的。由此看来,中国留学生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国外“社交障碍症”。
社交困难 源于交流体验不理想
留英的意大利学生马可(Marco)认为亚洲学生都比较喜欢抱团,特别是中国留学生。同是国际学生的他认为,与英国当地学生沟通交流反倒更为容易。
对于这样的现象,美国国际教育中心(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enter)主任萨利·诺佛(SallyConover)给出可能原因:“人类的自然倾向是待在一个圈子里,这样感觉比较舒服。另外,少数与多数问题也产生一定影响。如果群体规模较大,同族裔的学生就喜欢在一起。”
东安格利亚大学政治、社会与国际研究学院的中国讲师张莉对此也表示认同:“中国留学生初到国外,在文化上与中国学生有共同点,彼此交流学习和生活的感受容易产生共鸣。”
而同当地学生交往时,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导致中国留学生往往与外国学生交流不畅,从而会少有外国朋友。
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王文聚也有相似的感受。“刚到英国的时候,即使有机会与外国人交流,但也会因为文化差异导致共同话题较少,所以也不太愿意同外国人交往。”
她又补充道:“外国人在我眼里,不论从思维方式还是生活习惯都与我差异太大,所以总会存在抵触心理。而且,英语还没有那么熟练,也怕听不懂外国人说话而闹笑话,所以很少有外国朋友,主要还是跟中国朋友交往。”
张莉老师将此种现象归结为交流体验不理想。她认为,刚到英国的中国留学生,与外国学生交流时在语言上尚有些劣势,因此不一定是不愿意与外国学生交流,而是交流体验不理想,从而阻碍了与外国学生更深入的交往。”
调整心态 寻找突破口
语言上的弱点和文化冲突成为中国留学生在国外交往的弊病。因此,突破“社交障碍症”成为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必修课。
张莉老师建议中国学生不用为自己的英语能力不强而拒绝与外国学生交流沟通,可以抱着了解文化风俗的心态,多向外国朋友请教学习。
王文聚认为,在与外国学生交往过程中,可以选择“曲线救国”。比如通过自己的特长寻找与外国人接触的机会。“我就通过兵乓球比赛结交了不少外国朋友。因此,我们之间的共同话题也就有了。有了这个突破口,我发现结交外国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儿。”
与外国朋友交往重要的是放松心态。文化上的差异可以看做一个结交朋友的好机会,抱着学习、求知的心态去了解外国的文化和生活,反而是个不错的突破口。不要将自己关起来,勇于走出中国朋友圈子,结交更多的外国朋友,这也是出国留学的重要收获。(龙靖宜)
(责编:王栋)
华人 留学生 中国圈子 风俗文化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