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08日12:41|来源:中国新闻网|字号: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网络媒体、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挤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 |
中新社青岛9月7日电 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网络媒体、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挤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一时间,“报纸必将衰亡”、“人人都能做记者”的言论此起彼伏。7日,参加第七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嘉宾就海外华文媒体如何适应新媒体挑战进行探讨。
台湾《中国时报》社长王美玉称,“许多传统媒体一边做报纸,一边做电子媒体,这种自己革自己命的做法实属无奈。”她表示,传统媒体一直坚守“内容为王”的信条,但与新媒体相比,它最大的劣势就是成本太高。她说,“连《华盛顿邮报》都卖了,纸媒还有能活多久,谁也不知道。”
澳大利亚《大洋日报》社长冯团彬表示,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不仅降低了媒体的门槛,甚至颠覆了“媒体”这一概念。并且,华文媒体的受众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目前的情况是,读报的大多的是上年纪的人,年轻一代更偏向于上网看新闻。这种冲击迫使海外华文媒体必须着手转型。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表示,海外华文媒体要想在世界变局中所有作为,一定要走全媒体转型之路。他还表示,媒体网站不应该只是传统媒体的电子版,这不是全媒体的真正含义。华文媒体应该打造信息多元、表达多元以及互动畅通的全媒体平台。他以凤凰卫视今年推出的《全媒体全时空》节目为例,阐述全媒体的理念。他说,《全媒体全时空》的资讯和话题来自传统媒体、网络以及微博等渠道,观众和网友可以参与讨论,打造真正的全媒体产品。
“温哥华在线”网站CEO王锐也认为,海外华文媒体进行新媒体转型后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表示,传统华文媒体除了可以借助互联网简便快捷之优势外,还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业务范围。他说,“我们网站有许多80后、90后的版主,他们经营着一个共同的网络社区,这实际上增强了访问者的忠诚度。”
网络等新媒体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对海外华文媒体来说,全媒体转型是唯一的救赎吗?
在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章新新看来,全媒体转型更适合像凤凰卫视这样的“巨无霸”媒体,但是对于大量作坊式的小媒体而言,建立小众的社交媒体网络可能更切实际。
美国《侨报》总编辑郑衣德则是报纸的坚定捍卫者。他对记者说,美国少数族裔报纸至少还有十年黄金期。他说,“报纸的美是无法取代的。在新媒体冲击下的今天,报纸几乎成了对新闻的艺术观察。”(记者 刁海洋)
(责编:邢若宸)
媒体 受众 新媒体 传媒论坛 传统媒体 全媒体全时空 侨报 巨无霸 华盛顿邮报 大洋日报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